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99篇
社会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在三纲六纪观念中,封建主义的糟粕是主要的,但也存在某些积极因素。三纲六纪思想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家族社会基础上传统人伦观念长期发展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三纲六纪观念是对韩非思想的一种超越性回应。在三纲六纪观念中,存在着某些当代社会可以发掘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33.
陈秀武 《日本学刊》2007,(1):100-111
《古事记》与《日本书纪》都是“以后代之意,记上代之事”的日本古典史书。两部著作的神代卷极为相似,多以神话代史。从两部著作的成书,到天神敕语的政治效力,再到神武天皇的建国精神,记纪神话都表现出强烈的时代使命与政治思想。在后世传承中,为日本的思想家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记纪神话中的日本政治意识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神国”国体观念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34.
<海国图志>是晚清一部不朽的史地巨著.然而,从教育的角度,探究此书在早期中德教育关系史上的传播作用及文献价值,目前学界研究成果较少.从此缺门入手,细致考察了<海国图志>的成书脉络和对德国教育的相关文献记述,揭示了其在中德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学术价值以及对于历史教学的新的研究视角与启示.  相似文献   
35.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全面总结练兵、练将经验的心得,对将帅的职业要求、品德修养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并对将帅的培养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论述,既有对历代兵家将帅观的继承,又有其独到的见解,在中国军事理论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36.
《通纪》历史叙事的特点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叙事是中国传统史学的主流,本为中国史学正宗,这是一笔优秀的史学文化遗产。陈建《通纪》在编年叙事上有五大特征,说明纲目体编年史也可以成为历史叙事的有效载体。仅有叙事也是不够的,《通纪》同时也是一部致用性、学术性相结合的优秀史学作品。  相似文献   
37.
现代所谓日本在唐朝以前还是一个被称为"倭"的国家,从"倭"更名为"日本"表面上只是国号的变动,实则背后蕴含着重大的理由--日本开始寻求与中国对等的国际地位.结合公元7至8世纪的一系列历史事件不难看出,看似单纯的"正名"却标志了日本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这点上讲,"日本"国号的出现与明治维新以来近代国家意识在日本的萌芽有着等量齐观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8.
《和梅花百咏诗》是王夫之康熙四年(1665)为悼念亡友而作的组诗。勾稽史实,通过对序言的解读,可见船山于隆武丙戌、庚寅、乙巳三个历史时刻特殊的人生经历,以及所历人事导致的心态转变。《和梅花百咏诗》为一组"追和"诗,此类诗歌在船山诗集中数量颇多,且情感浓烈,可视为船山以诗存人、以诗纪史的意图表达,是其对自我生命史的阐释和书写方式之一。对《和梅花百咏诗》进行文本细读,可见船山遗民大儒的焦虑、孤贞与深情。另外,从《和梅花百咏诗》亦可见船山追求"雅训"的诗学思想,并与钱谦益《书梅花百咏后》流露的诗学观念不谋而合,于此可对明末清初复兴诗教的诗歌思潮窥之一斑。  相似文献   
39.
陈其泰 《东岳论丛》2019,40(3):138-144
出土简帛文献所记载的史事可谓琳琅满目,《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史事,《系年》记载史事始于周武王克商,一直写到楚悼王的历史,《编年纪》所载起自秦昭王元年,止于秦始皇三十年。这些在地下沉睡了二千余年的珍贵史料,至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相继重见天日,为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确凿的史实。从历史编纂学角度看,《春秋事语》《系年》等显然无比宝贵,将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进行互证,能推进先秦时期史书体裁、体例特点,历史叙事的风格,古代华夏民族重视历史撰述的传统这些领域的研究,并提出诸多新的课题。这就亟待史学史、文献学等学科的学者共同做出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40.
宋之问《端州驿见杜审言王无竞沈佺期阎朝隐壁有题慨然成咏》一诗连题不足80字,异文竟多达13处.经考证,诗题应以《唐诗别裁集》所录为佳:有“至”字,足证宋之问较杜审言等四人后到端州;言“行第”,丰富了内容.诗句中:“岐、歧”古今有同异;“千里万里”与“千山万水”各有短长;“翻飞”不若“分飞”叙事准确;“自言”比“自怜”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