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9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26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77篇
人才学   5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545篇
理论方法论   86篇
综合类   1419篇
社会学   137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63篇
  2013年   138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72篇
  2008年   218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81.
杜洪艳 《中南论坛》2006,1(2):101-103
本文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的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Karmarkar算法的两种具体算法作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了笔者自己对这两种具体算法的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882.
西域地名的语属分布情况、形成历史过程及民族语类别;西域地名语属的不确定方面;西域地名语意的文 化意义、语意类别及最具代表性语意地名等。  相似文献   
883.
从分子内催化作用和酶模型分子结构的角度出发,以酶模型水解反应来分析酶的反应机理,并与真实酶水解反应机理作比较,得出碱性、酸性功能基团为酶分子内催化水解反应的重要活性基团的结论。指出该分析对简单酶分子的合成和酶作为选择性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及醇模型催化分析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84.
给出描述线性粘弹系统的一种有限元方法。假定系统在宏观上是非均匀的,材料是各向异性线性粘弹性固体。对本征值问题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885.
夏承焘早年从事词的考据之学,中年以后转入词的批评之学.他的考据成果如<唐宋词人年谱>、<姜白石词编年笺校>、<唐宋词论丛>等著作,代表了20 世纪人谱牒之学、白石词乐之学与声韵之学的最高成就.他的批评成果如<月轮山词论丛>和<词学论札>所收录的相关文章,也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考据之学到批评之学,体现了夏承焘在研究方法上由"词内看词"到"词外看词"的重要转变.他的"词内看词,,表现为对词的字、句、声、韵、调、体式、版本等的校勘和考订;他的"词外看词"则表现为诗词之比较、词文之对读、词作与词论之互参,以及由作者的时代、环境、遭遇、个性、政治倾向、生活态度、文学观念,考察作品的思想、情感、表现形式与风格等等."词内看词"与"词外看词"各有优点和局限,夏承焘的过人之处是能把两者较好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86.
887.
88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区域产业循环机制赖以存在的产业互补关系仍然存在,虽然产业内贸易有所发展,但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破坏东亚区域的产业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89.
本文运用2005年和2010年SITC(REV.3)五分位贸易数据对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制造业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和调整压力进行研究.研究根据Azhar和Elliott(2008)提出的边际质量指数测算方法,运用S指标计算了中国与东亚国家制成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水平,并利用PQV指数测度边际产业内贸易显著商品的质量等级,在此基础上,运用边际质量(MQ)指数测算了中国与东亚国家边际产业内贸易显著产品的质量变化,并据此揭示其调整压力含义.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与东亚国家制成品产业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且,这一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在不断增强.中国因在产业内贸易中从事低质量产品生产而面临更大的产业负面调整压力.中国应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改变目前不利格局,从而推动自身的经贸发展,并最终促进东亚产业内分工体系的良性演进.  相似文献   
890.
一、第一、二次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及其背景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日矛盾愈演愈烈,而中日之间的绘画交流却初露端倪,并在20世纪20年代频繁交流。早期中日之间多为画家间的个人交流,日本画家到中国收集并研究中国美术。1919年9月3日《晨报》上刊出一则新闻《北京绘画展览会定期开会》: "闻北京将有绘画展览会出现,其场所在清宫内傅心殿,其会期为一个月,由十月一号起,其发起人为周自齐、王克敏、颜世清、王任化、金绍城及日本人渡边福井荒木诸人,其目的以荟萃中日两国之美术供人观览研究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