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9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84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45篇
社会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191.
石硕 《民族研究》2007,(2):97-103
据《后汉书·西羌传》载,羌人是秦献公时代由黄河上游甘青地区"附落而南"进入川西高原的,故历史上存在于青衣江流域的"青衣羌"应属羌人向南流布的一支.但因史籍对青衣羌的记载极为简略、模糊,目前学界对其具体面貌所知甚少.本文以新挖掘的史料线索着重探讨了汉代以前青衣羌的活动踪迹,发现青衣羌出现于青衣江流域的历史甚早,至少在秦灭蜀以前并曾一度在当地建立"青衣羌国".文章认为青衣羌进入青衣江流域的时间很可能在秦献公以前,这对理解羌人南下进入藏彝走廊的时间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2.
凸现于隋唐时期的重玄思想是道教理论发展至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它不仅对道教自身的理论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影响甚至波及儒释二家。虽然它盛行于隋唐之际 ,但追溯其产生、发展的历史却是源远流长的。本文拟以重玄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理论体系为线索 ,粗略探讨重玄思想对于道教自身及儒、释二家理论建设的积极意义。一、重玄思想的源流长久以来 ,“道”一直是道教的最高理念 ,得“道”成仙是其最高目的 ,一切道教理论都是围绕着“道”与“得道”展开的。道教在东汉张道陵初创时便奉老子为祖师、以老子所著的《道德经》 (《老子》)为圣…  相似文献   
193.
为纪念意大利艺术家阿里吉·沙梭(A1 igi Sassu)诞辰一百周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了《赤子之心一纪念阿里吉·沙梭诞辰100周年回顾展》。这次回顾展按照时间线索完整展现沙梭一生中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140余件,特别是当年沙梭中国之行做了大量日记和速写,并于回国后进行的关于中国题材的创作,这些文献资料及作品在这次展览中也首次向公众展出。  相似文献   
194.
汉朝统治者为鼓励民众进京告发地方官吏横行不法的行为,专门设立了"言变事"制度。规定普通民众可以要求官府提供食宿、车辆,直接进京到朝廷反映官吏们的贪污行为,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发表个人见解或直接给予批评。汉武帝对民众举报的线索都派监察官调查。据记载,当时惩治贪官污吏的线索,有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民众的举报。以至于后来统治者会把民谣作为罢黜官吏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5.
本文对如何提高强化初查工作,提高初查效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6.
<日出>的开局与第三幕采用人像展览的开放式结构描述了上层社会的腐朽堕落以及下层人民的悲惨境遇,"帮闲者"在"有余者"与"不足者"之间展示了多种中介功能,用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双连环的手法营造情境,将人物的命运定格在社会的罗网中,将观众的心理情境牢牢地吸附在角色活动的情境中,形成互涉牵制的心理场域,构建奇妙而隽永的剧场性,同时展现了人世百态以及对命运母题的探寻.  相似文献   
197.
旷昀 《职业时空》2008,4(9):209-209
当今时代,计算机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且发展变化与更新极其迅速。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的计算机人才是学校的责任。计算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因为它的抽象性而不受学生的喜爱。为此这类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所阐述的是一种理论、思想和方法,它的内容往往都是枯燥无味而又抽象的,所以这门课程的教学一直是计算机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为了上好这一门课,笔者不断探索,使用了围绕线索并配合多种方法的手段进行教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现将围绕线索进行教学进行初步的归纳,就教于同行,以推动该学科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8.
对于伽达默尔哲学的分期问题,研究者们大都认为,伽达默尔的哲学思想大体上经历了早、中、晚期三个发展阶段.早期为前解释学阶段、中期为解释学阶段、晚期为实践哲学阶段.笔者认为这种划分不能说明伽达默尔实践哲学与他的哲学解释学的关系.实践哲学不是伽达默尔哲学的一个阶段,而是他的哲学解释学的主线.伽达默尔晚期注重对当代生活状况的反思,对诸如科学理性的弊端、人际关系中善的追求、人类的协商、友谊和团结等社会问题的论述,一方面是因为解释学的应用问题和与哈贝马斯等人的论战需要,另一方面更主要是因为其晚年的时代背景和时代要求.中期是解释学的建构阶段,实践哲学是一条隐含的线索,而晚期是解释学的拓展和应用阶段,实践哲学从隐线变成显线.  相似文献   
199.
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英语阅读文章的线索和细节对于英语阅读理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同于一般的快速或浏览式阅读,而是基于理解文章总的线索和细节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200.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是在中国社会变迁和中西文化交流冲撞的背景下,以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整体性规律为内在制约,以研究主体的实践活动为线索而展开并发展壮大.这一时期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的基本特征是:鲜明的时代性、在多学科参与下显示其边缘性、中国少数民族艺术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