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4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128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117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03篇
理论方法论   195篇
综合类   2114篇
社会学   233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244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302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30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12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谢延秀 《学术交流》2005,7(10):155-158
由于文学语言的特殊性以及艺术文本与作者关系的非直接性,对同一审美客体或阐释对象,不同的读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戏剧《牡丹亭》中三位人物对《诗经》卷首的《关雎》的解读,可以总结中国古代大致有三种文学批评方法或阐释模式:“教化”模式、“会意”模式和“断章取义”模式。对此进行分析,对如何做一个现代的理想读者,如何把握文学批评或阐释的规则,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维氏后期哲学观基础:"语言-游戏说"和"用法理论"的分析,考察了作为"语言-游戏说"核心概念的规则理论,寻找到了作为语言用法理论的精髓:"不要想,只要看"在维氏后期哲学观中的确立经由;通过维氏"不要想,只要看"与作为现象学基本态度"朝向事情本身"二者关系的着重研究,阐释了"不要想,只要看"思想对"生活世界"人生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3.
欧阳予倩的话剧《潘金莲》带有"五四"文学的鲜明特征.欧阳予倩选择了人们非常熟悉的《水浒传》中的潘金莲,用话剧的形式进行新的阐释,把小说中的潘金莲进行了重新的塑造,使她由一个害人者变成了受害者,由"淫妇"变为一个觉醒了的女性,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走向堕落和毁灭.话剧所揭示的潘金莲作为一个无助的弱者走向毁灭的历程,正是旧时代女性悲剧的真实写照.欧阳予倩对经典的重新阐释,实际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反映出新一代读者的思想进步.  相似文献   
34.
《说文解字》是我国析字形、解字义、辨读音的文字学专著。本文在对284个《说文解字》中“女”部字及女性文化相关字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依据《说文解字》中“以类相从,以义相贯”的分类原则,建构“女”部字分类体系,将其分为姓名、称谓、婚嫁、女性价值评判标准、中性字五个类别;通过《说文解字》与《现代汉语词典》中“女”部字对比,研究“女”部字形义变化;探讨“女”部字中反映出的古代女性主流社会地位和古代婚姻制度。  相似文献   
35.
中西文学史上的创作者与批评者都习惯将集句创作比喻为文本补缀的艺术,这为二者的理论比较提供了基础。集句倾向于采择具有公共性的文本材料,所谓“公共性”一般只能依托于文学经典。这使集句本身带有文学追忆与经典崇拜的性质。集句作为一种写作,形式上是文本的转移与组合,但又不止于此,这一过程还包含着意义的重新“赋予”。换言之,集句创作者是在进行文学的再生产。每一次再生产,都使原先的经典文本或多或少发生了意义上的转变。因此,看上去仅仅是文本游戏的集句诗,实则也是在探索语言、文本的意义边界。这个边界总是可以被不断推展。  相似文献   
36.
37.
学界以往的研究普遍认为《泄密的心》是爱伦·坡的哥特式恐怖短篇小说,缺乏伦理关怀,充满了不可靠叙述。从听觉叙事的角度来看,该小说充满了听觉意象,主要事件都由听觉勾连起承,作者在故事世界中建构起了比“视觉空间”更大的“听觉空间”,其中的声音景观从可能世界理论看来,具有其内在的逻辑性与真实性。这样,当我们将文本中的叙述者“我”当作文本现实世界中的一个真实人物进行分析时,可以更好地阐释其中的伦理意义。叙述者“我”和老头身份的模糊化使该小说的伦理批评更具有普遍意义。叙述者“我”的幻听将自己的谋杀行径暴露是该文本正确的伦理取位的结果,符合了阐释社群的阅读期待。
  相似文献   
38.
《老人世界》2014,(9):61-61
1.善事父母 儒家经典《尔雅》中将“孝”理解为“善事父母为孝”,《说文解字》中将“孝”归于“老”部,解释为“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是比较经典的解释,“孝”的本文是指善事父母。“孝”最早是一种仅限于调整家庭内部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家庭伦理规范,“善事父母”成为家庭关系中子女的最基本义务,因此也就成为传统孝文化中最核心的精髓。  相似文献   
39.
《经理人》2014,(10)
正由爱卡汽车举办,为期两天的2014"Xmeeting车迷大会"9月13日于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数千名汽车爱好者欢聚北京金港汽车公园,共同享受一场纯粹的汽车嘉年华。在这场盛会中,无论是结伴而行的车友、周末出游的家庭还是资深车迷,都可以观赏超跑巡游、漂移表演,零距离接触各类经典车型,参与试乘、卡丁车绕桩赛等环节,并伴随着音乐度过一个饱含汽车文化的欢快周末。  相似文献   
40.
中华文明之所以不曾中断延续至今,古代人文经典起着巨大的承载作用;经典阅读的回归,可以重振我们的民族精神,重建我们的当代文化,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因此,面对"世界读书日"或"全民阅读日",高校就其集群性、整一性而言,"营造书香校园"当有更为便利、可行的条件;在这一行动中,图书馆必当以多种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措施去完成自己的任务,为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培养更多现代化合格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