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3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7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667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1228篇
社会学   229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5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21.
张岱年对“理”的诠释,不仅对“理”进行了分类,不仅对诸种意谓“理”之关系进行了梳理,而且对“理”的特性进行了审定.这些探讨的学术意义,不仅表现在对“理”内涵的丰富和发展上,更表现在对“理”之认识主体数量的扩充和素质的提升上.但是,由于唯物论原则被绝对化使用,使得张岱年对“理”内涵的诠释显得贫乏化,对“理”特性的认定显得单一化,从而使“理”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意义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因此,对于中国古代哲学范畴的诠释,我们既要积极地引用新方法、新知识,同时要考虑所引用方法的适度性.  相似文献   
122.
具身认知理论是日渐兴盛于当代西方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其基本原理在于,人脑能够借助镜像神经元系统模拟自己、他人和自然事象的形态、动作、意图及情绪状态等特征,进而内化外在信息、建构自我知识和获得社会认知能力。具身认知理论的具体形式包括:知识内化过程中的内隐模拟与信息转化情形;主体在本体知识建构及自我认知过程中的镜像自我观照、自我情感体验与自我意识体验情形;主体在知识外化过程中的思想意象四级转化程序即认知意象一身体意象一身体表象一符号表象一物体表象。研究具身认知理论不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类心智的运作机制,而且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脑与电脑的根本差别,进而充实与完善人工智能的技术设计理念,对人们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产生深刻的嬗变效应。  相似文献   
123.
李晓虹 《中州学刊》2012,(1):119-123
"理"是二程思想体系中的最高范畴,"仁"则是天所赋予、己心所禀之"仁性"、"仁德","礼"则是现实生活中践行"仁性"、"仁德"的具体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而作为"礼"之一种的"孝"则是践履"天理"、"仁性"、"仁道"的具体行为。二程在突出诠释"孝道"的实践价值的同时,予"孝"以形而上的诠释,使"孝"之外在的行为仪式具化为内在的道德自觉,从而使"孝"这一人伦规范具有了形而上的本体论依据和价值源头。  相似文献   
124.
涂波 《北方论丛》2006,(1):43-47
从两组概念———“理、事、情”和“情、理、气”切入,讨论船山历史批评中的诗学内容,以及其史论与诗论在概念运用及思想方法上的相通性,可以发现:“理、事、情”和“情、理、气”是代表船山历史批评与文学批评方法的基本概念,二者相通处显示船山思想方法的层次性,其相异处则显示出史与诗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5.
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构建了城市土地调整的"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通过分析制约江北区城市土地整理的障碍因素--制度障碍、机制约束与理念错位及其原因,提出该区土地整理的对策主要在于创新土地产权制度、建立与完善与土地储备相配套的机制、提高增量土地取得成本与深化经营城市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6.
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既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以《论语》为代表的中国经典从传入西方开始,便在世界范围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在所有译介中国经典的人物当中,理雅各是最具影响力的。其严谨的译介作风及至今日仍被业界所推崇,其《论语》译本至今仍被公认为标准译本,而其成功的经验及其译本的不足均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7.
熊文文 《船山学刊》2020,(3):92-100
《摄大乘论》将佛身开显为法身、受用身和变化身,指出四智能现受用、变化二身,大圆镜智能现受用身,成所作智能现变化身,平等性智和妙观察智亦能现起佛身,但没有明言具体能现何种佛身。《佛地经论》不仅提出五法摄三身的佛身思想,还用两种佛身观进一步细化五法与三身相互摄持的关系。这两种佛身观是《成唯识论》佛身思想的渊薮,但《成唯识论》对五法与三身的相摄关系有更细致的分化:在第二种佛身观中,将四智及其所摄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和变化身统归于假名有,唯有清净真如及其所摄自性身为真实有,从而开显出更为周密的身智关系。这种佛身观比另一种佛身观的内容更丰富,在理论构架上更加清晰,而且对法相的破除也更彻底,有助于唯识学佛身观的深层构建。  相似文献   
128.
作为当代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冯契对逻辑范畴作了开拓性的探索:阐明了逻辑范畴的辩证本性和特点;考察了逻辑范畴体系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建构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探讨了以“类”、“故”、“理”为骨架的逻辑范畴体系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9.
王栋从关注民生的角度阐述了人欲的合理性,竭力反对"去人欲"的观点,提出了人欲不能无的主张。他认为"人欲不能无",理学家提出"察私防欲"的主张是由于对"慎独"的错误理解造成的。同时,王栋还指出人的物质需求是不能遏制的,只是要注意"节约"罢了。孔子的"克己"、孟子的"寡欲"的核心乃实指"节欲"之意。不过,王栋所说的"人欲不能无"中的"人欲"也并非指一切人欲,而是指满足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合理的人欲。事实上王栋是反对"恶欲"的。他要人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少忧戚,多坦荡。努力做到"淡而不厌"。  相似文献   
130.
天理与人欲的思想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重要内容。王夫之批判并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思想,提出了崭新的理欲观。其主要观点是理欲合一、理寓欲中和导欲于理。王夫之的理欲思想尖锐地批判了佛教、道教和宋明理学的禁欲主义,深刻地阐明了人的物质欲望的合理性,提出了导欲于理、以理制欲的主张。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