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58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3篇
社会学   41篇
统计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我国三大经济发展引擎已经到了成型的关键时期,《京津冀都市圈规划》即将出台,但是仍有一些重要问题困扰人们。论文首先从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全球背景解释了经济一体化应有的基本涵义,把它看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产物。其次,我们从区域经济一体化各方的利益诉求出发,分析了京津冀在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各自态度。再次,从经济中心的应有之义深入讨论,认为应慎重看待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定性。最后,从区域均衡发展的观点出发,提出应重视本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实现区域各方多层次、多方面的均衡发展,特别要注意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2.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上海要锚定具有“世界影响力”目标,从塑造核心功能、转换新旧动能、推动区域一体化和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等维度入手,释放功能提升效应、结构调整效应、空间联动效应和环境改善效应,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同时,确保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以进一步提升上海经济首位度,巩固全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地位,推动经济总量在全球城市中持续进位。  相似文献   
73.
正多年来一直不温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近日突然开始急速升温。三地领导人纷纷做出积极表态,表示要携手合作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河北省甚至已经公开了一份设计蓝图,详尽规划了河北在三地一体化中的角色。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在强调了京津冀的诸多重要意义之外,更是提出要将京津冀协  相似文献   
74.
一、航空经济引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 今天的航空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世界正在形成以发展民用航空业为标志的新型经济发展形态,即航空经济。这是近年从产业角度对经济发展特征提出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它是以民用航空业为战略依托形成的经济发展形态,在逻辑上并列于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  相似文献   
75.
正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作出了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指示,天津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天津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分别召开了专家研讨会,并发表了各自的观点。本刊选摘部分专家的发言予以刊登。刘东涛(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天津市经济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从概念上看,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合作发展是有区别的。协调发展强调发展客体和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合作发展强调的是合作双方就具体领域、具体项目合作;协同发展更加强调多方发展主体行为的协同性、顶层设计  相似文献   
76.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6,(5):136-137
正"仁"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宋志明认为,孔子把"仁"视为一种内在的价值源泉,一种普遍的道德精神,一种"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则。孔子以后,儒家皆围绕着"仁"字做文章。儒学从"仁"讲出"和",再讲出"礼",进而讲出"用",从"点"到"线",再到"面",乃至"体",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仁"既是儒学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核心。一个"仁"字,把古今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打  相似文献   
77.
卢卫 《城市》2014,(5):3-7
正中央近期关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部署,是新一届领导人根据我国国情和中长期发展目标,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要领,创新设计的区域发展战略。新一轮区域战略强调协同联动,其特征鲜明、内涵丰富、意义深远,实施的深度、广度和难度前所未有。笔者基于天津的视角,从基本认识入手,着重于政策设计分析,并据此提  相似文献   
78.
清代丹噶尔城的演变历程可视为西北边疆地区纳入王朝国家体系历史的一个缩影。乾隆朝以后,丹噶尔借助独特的地缘优势发展成为河湟地区的商业经济中心。民族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转变,丹噶尔城的内部空间结构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城市空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仅仅单纯地表现为物质空间形态,还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层面。通过对丹噶尔城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综合分析,能够在长时段的纵向对比中勾勒出丹噶尔城的演变特征,进而能从清代西北地区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框架中去深入思考地方社会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9.
曹伯虎  韩宇  徐志 《城市》2014,(8):23-26
正一、引言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京津冀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京津冀自身尚未形成合理的城镇群发展等级结构,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高度集聚,大城市病突出,人口、水资源、生态和交通等方面已成为北京承载力的短板,而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区域服务辐射作用尚未发挥,河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严  相似文献   
80.
正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在新一轮经济改革中,面临日益紧迫的经济结构调整。粗放型经济增长已无法满足未来天津及环渤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服务贸易,既是天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经济转型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中央对天津"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生态城市"定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