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4篇
  免费   249篇
  国内免费   63篇
管理学   490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71篇
人才学   76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2998篇
理论方法论   484篇
综合类   4166篇
社会学   300篇
统计学   9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04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37篇
  2019年   166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64篇
  2014年   432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523篇
  2011年   555篇
  2010年   550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705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545篇
  2004年   488篇
  2003年   428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91篇
  2000年   218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康德的实践理性与阳明心学的致良知都十分关注主体道德自觉的建构 ,但路途却迥然有别。康德主张道德法则必须绝对地超越于经验实质 ,理性普遍立法越是纯粹、直接 ,道德的威慑力量越为庄严、崇高。而王阳明则强调吾心良知与天理、万物 ,与功夫实践相即相融 ,合一不二 ,致良知本于道德法则 ,却又不离人心物事。康德从理性本体分裂出经验现象 ,而王阳明则汇合超越与实质 ,实现理性形式、外在规范与日用实践、主体精神内在统一 ,要求由绝私堵己、省察克治而达到莹彻了然的绝对道德本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对比分析了古希腊泰利士、古印度原始佛教及中国西周时代伯阳父的三种地震观。指出 :从抽象思辩的程度看 ,泰利士低于原始佛教 ,原始佛教低于伯阳父。然而 ,从其隐含的对待科学的客观理性程度而言 ,泰利士高于伯阳父 ,伯阳父高于原始佛教。而这后一方面 ,正是造成其后三大文化不同型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3.
经济理论中的有限理性和人工适应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在完全理性假设基础上的传统经济模型忽略了经济主体的差异性和进化性。依据有限理性假设 ,通过应用人工适应主体技术 ,我们可以使用模拟技术精确地探查广泛的经济现象。西方经济学者的部分实验结果表明 ,人工适应主体技术为经济理论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4.
谭嗣同以太学说析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嗣同将以太提升到世界观、价值观的层面加以认识,作为建构自己新仁学 思想体系的基础,并将科学观念哲学化,将科学价值普遍化,从而表现出泛科学主义的倾 向。以太范畴浓缩式地反映了谭嗣同对近代科学的信仰与追求。谭嗣同从以太出发,阐发 自己反对封建主义的日新说和人性论,体现出一种近代科学理性主义倾向。他崇信科学、 追求科学,试图沟通科学与哲学的努力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5.
经济人抽象的根据是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所产生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条件,因而是历史的、具体的.由此,对于经济人抽象的形式理性主义认识方法也就造成了经济人抽象的局限性其一,经济人抽象缺乏现实人的基础,在分析和考查现实人经济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经济理论已经开始动摇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的地位;其二,经济人抽象经过新古典经济学的形式化和数学化,泛化为经济分析的一般工具,但这只是经济学范围的扩大而不是本质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6.
黑格尔对世界的“理性的颠倒”代表了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通过主体性的张扬所实现主客对立的和解之至极。但是 ,海德格尔认为这种理性的颠倒所实现的主客和解却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 ,他通过对黑格尔所作的“语言化意谓为共相”和“反思变现象为本质”的“理性的颠倒”的再颠倒 ,朝向“应合于大道的道说”并“投身于本有 (大道 )之中” ,从而反正了黑格尔乃至整个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精神超越的方向 ,通过由无限到有限 ,由绝对 (的神 )到人的超越达乎人的存在自身 ,而最终走出思想与对象、理性与非理性的对执 ,彻底告别了统治西方世界二千多年的对象性、表象性的“理性的颠倒” ,而步入一种新的思想道路  相似文献   
107.
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是原始儒家中最重要的美学家。从性恶、化性起伪、养情与治情、音乐与和谐、移风易俗五个方面,对荀子美学进行再检讨,有其理论价值。荀子理论中的性恶与治情、礼与乐诸矛盾,导出了理性群体与感性群体的重要区分,结果是以“和”补了“同”之偏。对“移风易俗”的强调,又体现了他的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荀子为中国古代的教化美学作了理论的奠基。他是封建文化早期的意识形态专家,是儒家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08.
对哈耶克的“理性有限”观和“自发秩序”观的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性有限”观和“自发秩序”观是哈耶克自由主义最为重要的核心观念,本文在深入解读这两个观念及其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经过话语转换后,该种观点对当代中国可能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9.
粗略地说 ,理性是指人们在主客观领域进行认知、调节、控制与创造活动的一种智能结构 ,是个性公心的一种活动形态或实践形态 ;而组织理性 ,则是指一种特殊的实践理性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就两种不同的知识纲领;传统认识论的出路何在;科学的本性;传统认识论和怀疑论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批判理性主义与科学的合理性诸问题,论述了波普对科学理性的挽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