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58篇
  免费   315篇
  国内免费   72篇
管理学   904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188篇
人才学   109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2948篇
理论方法论   445篇
综合类   4572篇
社会学   377篇
统计学   350篇
  2024年   140篇
  2023年   463篇
  2022年   448篇
  2021年   520篇
  2020年   354篇
  2019年   315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63篇
  2012年   541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74篇
  2008年   815篇
  2007年   595篇
  2006年   405篇
  2005年   357篇
  2004年   284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5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适性和世界性使其具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理契合性使其具备中国化的逻辑必然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因其自身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双重品性,在中国化过程中体现出学术层面中国化和实践层面中国化两重逻辑,相应也体现出两重进路:一重可以推动理论思维的丰富与发展,提供理论智慧;一重可以推动实践展开,提供实践智慧。毛泽东、艾思奇等人在实践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冯契、张岱年等哲学家则在学术层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方面积极发力。  相似文献   
252.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地方高校作为区域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知识生产创新的主渠道,服务乡村振兴既是内在要求,更是职责使命。研究指出,探讨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个性、共性内涵,以及历史发展脉络,是理解地方高校“何以要”服务乡村振兴的关键;而探讨地方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依据,以及实践经验,是打开地方高校“何以能”服务乡村振兴大门的钥匙。研究从内生逻辑、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四个维度,明晰了地方高校“何以要”和“何以能”服务乡村振兴的逻辑理路,为地方高校高质量服务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53.
“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智慧”学说的核心内容。“两化”理论运用于“青马工程”的铸魂教育,是增强青年思想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从理论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本体论指导;从认识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从“无知”到“知”、转识成智的路径参照;从方法逻辑来看,“两化”理论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提供方法论指导;从价值逻辑来看,“两化”理论最终指向的自由人格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提供了终极价值遵循。  相似文献   
254.
《嘉莉妹妹》再现了物质、分野和交叠并存的现代都市空间,昭示着资本逻辑空间生产的非正义性。都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空间是人类实践与社会关系的产物,它能够型塑身居其间的个体及其精神。小说人物在与资本统御的外部空间互动中无意识地异化为资本生产的附庸,抑或在拜物主义的浸染下步入了精神空间的荒原。空间失衡激化的仇恨与对立也使都市深陷人城俱损的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以人本逻辑为内核的空间正义厘正资本逻辑主导的消极空间生产是避免个体异化、实现人城共生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55.
虚拟资本拜物教是对虚拟资本崇拜的一种精神现象,其本质是将虚拟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颠倒为虚拟资本脱离劳动而自行增殖的错误认识。虚拟资本拜物教在实践中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上“脱实向虚”的发展趋势、政治上金融霸权主义愈演愈烈、文化上为个人主义开辟道路。新时代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践行“合和”金融共享理念、抵制西方金融放任背离社会公正的自由化思潮,是警示我国防止滋生虚拟资本拜物教,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56.
257.
258.
西藏拉萨河畔的俊巴渔村在七十余年中经历生计变迁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捕捞为主、皮具制作为辅,生计边界明晰";第二阶段为"捕捞、皮具制作、农牧混合的多元生计";第三阶段为"旅游产业、运输业与多种经营共存".政治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发展是生计变迁的前提和基础;渔村交换网络贯穿生计变迁始终.多元生产方式的链接与主体选择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259.
260.
石辰芳 《民族学刊》2023,(10):27-37+150
经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以经学为中心的古代学术体系是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基石,经学文本的撰写与传习的历程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不断丰富和强化的过程。从古代人才教育与选士的层面来看,经学文本是育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学术源泉,汉唐经学提供了丰富且规范的育化文本,宋明理学凸显了经学文本的育化能力,少数民族政权均遵从经学文本的育化地位。从语言文字的规范历史来看,经学文本的书写载体与书写形式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符号体系,经学文本文字的规约性书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型范,其演进性绘写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记忆。从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孕化与传承来看,经学文本熔铸了夷夏一体、天下一统的共生信仰,以及仁爱和合、礼乐文明的共荣信仰,推动中华儿女在信仰的恒辉中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之姿走向今天,并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