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74篇
  免费   2188篇
  国内免费   354篇
管理学   18515篇
劳动科学   1067篇
民族学   1831篇
人才学   2132篇
人口学   1021篇
丛书文集   20169篇
教育普及   3篇
理论方法论   4114篇
综合类   32971篇
社会学   6285篇
统计学   8708篇
  2024年   703篇
  2023年   2260篇
  2022年   1538篇
  2021年   1905篇
  2020年   1471篇
  2019年   1587篇
  2018年   770篇
  2017年   1297篇
  2016年   1730篇
  2015年   2526篇
  2014年   6044篇
  2013年   5063篇
  2012年   6174篇
  2011年   7060篇
  2010年   6676篇
  2009年   7185篇
  2008年   7356篇
  2007年   5168篇
  2006年   4654篇
  2005年   4653篇
  2004年   4047篇
  2003年   3854篇
  2002年   3108篇
  2001年   3158篇
  2000年   2638篇
  1999年   1057篇
  1998年   648篇
  1997年   554篇
  1996年   412篇
  1995年   246篇
  1994年   177篇
  1993年   158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93篇
  1990年   275篇
  1989年   181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李嫦青 《办公室业务》2020,(10):174-174,181
要想使高校管理人事档案服务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可以从多个路径入手,例如档案的查借阅、档案的管理、档案的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的收集等,由此更加高效且科学地管理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本文先对高校人事档案服务工作内容及其重要性进行简单概述,再对提升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服务水平的具体路径进行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72.
《青岛画报》2015,(4):5
近期亚投行的快速扩围,既说明其对推动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发展的价值被认可,也是中国影响力和发展前景被看好的体现。如果说此前亚投行面临的考验是能否吸引更多国家加盟,那么随着参与者日益增多,它要应对的挑战也变了。如何在规范和效率间取得平衡是亚投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规则和治理模式可能不合国际规范,一直是一些发达经济体对亚投行持保留态度的理由。尽管中国官方多次强  相似文献   
73.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的伟大构想与重要任务,这同样也是全党的共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自身优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需要,为了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解决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的实际问题,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将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将合理化的路径作为载体,将超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74.
75.
76.
政府是污染减排的重要主体,了解其行为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对提升污染减排效果及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将政府减排目标纳入研究框架,构建面板门槛模型,从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角度分析政府减排目标、产业结构、经济规模等因素对地方污染减排的影响,并用工业污染物强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减排的作用存在阶段性不同:经济发展初级阶段,政府减排目标对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为正;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作用方向为负; 两者之间存在适应性调整阶段,作用方向具有不确定性,但总体由正向作用向负向作用转变。产业结构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的作用方向因污染物种类而异,经济规模对工业污染排放总量作用方向为正。  相似文献   
77.
王静 《职业》2015,(7):222-223
独立后,印度在经济上从殖民地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在政治上进行民主制改革。它在转型时期处理民主与现代化关系的实践,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78.
79.
80.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关键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应该存在一个平衡的尺度点 ,这个尺度点与外在的国际环境和内在的社会结构密切相关。文章分析了国有经济及其变形形态 ,并描述了其运行规律。文章强调 ,社会人的公私二像性特征是深刻理解国民经济体系中国有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