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4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19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22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622篇
理论方法论   76篇
综合类   1435篇
社会学   172篇
统计学   8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300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00篇
  2011年   230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214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中国目前许多地方都积极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的改革,其中"成都模式"和"温州模式"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两种模式的背景、特点和产权等多方面存在不同点,从它们的不同点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农村土地流转需要制度创新;农村土地流转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与正确的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模式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22.
土地始终关乎农民命运。今天,它的再一次备受关注引起人们对历史的回顾。遥想30年前,那场滥觞于小岗村,不无悲情色彩的托孤壮举,却孕育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尘封已久的改革之门。从最初的解决温饱到脱贫致富,从史无前例的取消农业税到林权制度改革,从自发海选到村民自治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3.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形式确立给农民。使农村集体成为由无数个真正拥有承包权产权主体地位的农民所组成。集体不再虚化。产权就是利益。  相似文献   
2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属性,学界已基本取得共识,但现行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制度设计依据的是传统物权理论。占有权的基本原理应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重构的基本法理。据此,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法理必须进行重新探讨。  相似文献   
25.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迁,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速度很慢,流转规模处于低水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因此,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6.
论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特征的金融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建立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农村金融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能促进农地资源有效利用 ,提高农地利用的效益。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自己的农地抵押金融制度。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应消除现有法律上的障碍 ,设立类似于外国土地银行的政策性银行 ,主管我国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金融制度 ,但在具体的抵押权规定方面 ,如对土地附着物的效力及抵押权实现方面应与一般抵押权制度相区别。  相似文献   
27.
28.
一、问题提出关于中国农地流转,大量研究表明,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发生率一直偏低(张红宇,2002)。20世纪90年代末直至最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地市场流转速度出现加快的趋势。根据俞海、ScottRozelle等人(2003)2000年对东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的调查数据显示,2000年土地流转的面积比例约为12%,转出土地的农户比例约为9%。虽然,90年代末,农地流转有加快的趋势,但是,并没有出现人们期望中的大规模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农地撂荒现象仍旧存在。究其原因,一些学者通过实证将现行农地制度下农地市场难以发育的原…  相似文献   
29.
土地是农民生存的最后保障。土地问题仍然是当前南充农村的核心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在农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承包”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土地的合理流转变成了当前深化农村改革、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大课题,深刻认识当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建立土地流转的新机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实现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化,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30.
厘清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进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相匹配,对于生态功能区域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保障生态用地供给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和ROC曲线相结合,深入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依据ROC曲线检验模型效果和界定最佳预测阈值。模型结果显示ROC曲线的Youden指数为32.7%,对应的预测阈值为0.41,模型效果较为良好,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规模、承包土地规模、主要收入来源、土地归属认知、村庄地形、村庄类别、租金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农户土地流转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并不限于经济因素的考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