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4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38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52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87篇
理论方法论   152篇
综合类   1261篇
社会学   101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21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与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都对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进行了严肃的审理与庄严的判决.但是过去史学界对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研究较多,而对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的研究不够,甚至重视不够.本文对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设立的历史背景、审理南京大屠杀案的过程、特点及其重要意义作一阐述,指出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理南京大屠杀案,具有合法性、严密性、典型性与宽严结合的政策性等特点,其所确认的“日军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战俘与平民三十万人以上”,具有不容置疑的历史权威性.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有着“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所不能替代的特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2.
余超文 《天府新论》2012,(3):1-5,30
作为现代政府存在的内在依据和外在特性,政府的公信力与透明性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关联性.政府获得信任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就是公开透明,这是提升政府信任的关键环节,由此而展开的透明政府建设显得非常迫切.当前在透明政府建设中,因行政人员自身的诱因、政府与公众在信息上的不对称状态以及相关机制的不完善而存在诸多困境和难点.因此,要从行政理念、行政机制和行政行为的系统范式来着手进行透明政府建设,从而提升政府信任.  相似文献   
93.
从历史演变中考察避税的概念,从而得出避税权的含义;同时从法理、税收法定主义及纳税人权利三个方面来界定避税权的法律性质具有合法性,最后从权利义务的一致性、权力与权利的博弈的角度来阐述对避税权规制的必要性,进而提出规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4.
制度评价的标准选择及其哲学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哲学视野中的制度评价需要确立三个标准:合理性标准、合法性标准和现实性标准。制度的合理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逻辑的一致性,制度的内容是否符合制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制度效率;制度的合法性标准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存在的法理基础,制度的价值选择与目标定位是否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着眼于制度公正;制度的现实性标准则是指制度是否具有可实现性和可操作性,制度实施成本的高与低,着眼于制度的实现能力。  相似文献   
95.
对"中国哲学合法性"的质疑,实质上针对两大问题:中国古代既无"哲学"一词,更无"哲学"这门学科;近百年来自"中国哲学"学科实践,至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有范式,而是一直随着西方哲学研究范式变化.近百年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的实践表明,文本和范式之间存在着深层的互动关系.从中西哲学发展的历史来看,范式从来就是从文本当中来的.强调范式从文本当中来,并不是说范式没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并非否定范式的重要性,而是更着眼于范式与文本的融合性和切合性.正如经典文本具有永恒的价值,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范式同样具有永恒的价值.  相似文献   
96.
任何政权的确立与巩固都离不开合法性资源的支持,从而通过争取或强化民众的认同与接受以之实现长治久安。而在政治实践中,基层政府动员的合法性基础往往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生演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法理型统治权威的逐渐淡化和基层民众人民主权观念的深入人心,民众对认同客体提出了政治现代化的要求。而与之伴随的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民众自身相对剥夺感的增强与基层动员规则基础的受损,这些都对基层政府合法性基础提出质疑。需从意识形态、规则基础与有效性基础三个方面获得民众的自发认同与拥护,因此需着眼于动员主体利益共同体观念的塑造,动员客体权力规制与社会保障的构建,以及发展成果为全体成员共享。  相似文献   
97.
审查基准是行政法规审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规定了行政法规合法性审查之宽严程度,也限定了审查机关之权限范围。根据我国宪法与立法法之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行政法规之审查以"合法性"为基准。这种"合法性"审查基准在行政法规制定权限审查、行政法规内容审查以及审查程序等方面遭遇现实难题,并因此净化了行政法规审查制度的现实效果,为此,有必要引借"合理性"审查基准,并借此推动我国行政法规审查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98.
本文通过对1990年代初期之后欧美政法思潮的重大转折以及中国法制改革经验的综合性考察,进一步探讨了在价值观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法律程序对于公共选择以及社会秩序正统化的深远意义。针对国内部分学者对强调程序性正义的疑虑,作者指出:现实中滥用形式和程序要件的弊端其实正是缺乏正当程序观念的结果,为此我们的确有必要对照公开、对等、透明以及公平等程序价值来检验和完善现行的程序规范。  相似文献   
99.
在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发展中,自然法理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法学思想流派.当今活跃在西方法学界的新自然法学派是现代自然法理论复兴运动的产物,其内部可分为新托马斯主义的神学自然法理论和世俗的自然法理论两大派别.朗·富勒是世俗自然法理论的著名代表,约翰·菲尼斯的新自然法理论则介于世俗自然法理论与神学自然法理论两者之间.富勒的合法性原则和菲尼斯的法治原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通过对两者的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法治原则在西方新自然法理论中不同的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00.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合法性权威的阐释,开辟了组织合法性研究的"经验主义"传统;帕森斯继承了韦伯的理论并加以完善,强调价值系统的重要作用;哈贝马斯从"规范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的组织合法性思想进行批判和重构。此后,新制度学派关于合法性机制的理论,将其研究范围扩展到包括非营利组织在内的一切组织领域;战略管理学派则视合法性为资源,通过对组织的合法性战略、战术的分析,强化了组织合法性研究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