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0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的郑国子产在历史上第一次将法律铸于鼎上,让民众知道王权底下有个关系他们健康和性命的东西,神秘地操纵在统治者手里的法宝向世人亮相,这无疑引起了各个阶层的震动,各国竟也不回避,纷纷仿效郑国,通过不同形式将法公布于众。晋国的大夫叔向对此深感不满,对子产更是怨怒有加,写信严厉指责子产胆大妄为,践踏传统。孔子也站出来极力反对,斥责铸刑鼎的做法将会打碎坚实的礼教制度,导致宗法等级的毁坏,贵族世代相传的政权秩序受到冲击,以宗法等级为基础的国家制度也将无法存在。孔子因此疾呼,晋国要灭亡了。而实际上,铸刑鼎事件…  相似文献   
132.
汤孔仁 《船山学刊》1987,(2):114-116
黄宗羲所著的《明夷待访录》,是一部有很大思想价值的著作。《辞海》(1979年重新修订)对此书的命名,认为是因黄氏“向往箕子为周武王陈《洪范》,故以名书。”(《辞海》缩印本第1390页)《辞源》(1979年修订本)也认为黄氏“当易代之际,自感不遇,又不欲出仕,因取明夷为名” (第二册,第1413页)这些说法,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黄宗羲原来的书名是《待访录》,“明夷”二字是乾隆时首次刊刻其书的郑性。  相似文献   
133.
试析宋元民间叙事文体中的张飞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元民间叙事文本的张飞形象是他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群体手中有不同地位、不同作用的最好注解。这形象同历史史实相联,符合创作者审美取向、是他们内心深处愿望和需求的阐释,统治阶层的喜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波助澜甚或直接影响创作者的选择,有很强的示范性。  相似文献   
134.
方腊     
方腊(?~1121年),祖籍歙县。生于睦州青溪县(今浙江省淳安县)碣村。家有漆园,日子过得较为宽裕。北宋末年,统治者横征暴敛,其家也很快陷入困境。为反抗横征暴敛,百姓纷纷揭竿而起,方腊即为首先起事者。  相似文献   
135.
唐朝统治者以老子后代自居,极力抬高道教的地位。道教与佛教不同,佛教强调人们要忍受今生的痛苦,才能获得来世的幸福;而道教则不然,它宣扬人要看重今世的享受,强调及时行乐,追求长生不老,因此迎合了统治者的口味,在唐代兴盛一时,形成了儒、道、释三足鼎立的局面。道家与道教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家”一词始见于西汉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是指先秦诸子百家中,以老庄思想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至于道教,则是在黄老道家理论基础上,吸收古代神仙家的方术和民间巫术鬼神信仰而形成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6.
关锋  龙柏林 《江汉论坛》2007,1(8):14-17
反向思维是波普科学知识论最大的特色,其否证主义、知识的不确定性、向真理逼近等思想都体现了这个特点.波普在政治学上也提出了一些颇具反向思维特色的观点,比如政治是科学,政治的使命是减少苦难而不是去实现遥远的理想和抽象的善,民主关心的是"统治者如何被统治"等等.波普科学知识论和政治学的关系可称为"反向思维中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137.
由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入手,看待中国的问题,笔者认为费正清的看法值得思考。他的思路有一个独特的视角:(中国近代的)“根本弱点是思想和体制方面的,也就是对外国的现实一贯无知,并且存心不  相似文献   
138.
明初的社会情况和统治者的引导,使儒释道得以并立,共同为朱明统治服务。三教情况与元朝有所不同,明代以儒为主,而佛道辅之,且有相互圆融之势。三教合一的思想在明初帝王的言论和政策中表现比较明显,还体现在诸大臣的思想和实践中。是为明代三教合一之发端。  相似文献   
139.
魏洪峰 《船山学刊》1996,(2):125-130
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学说显赫一时,并称显学,曾有“世之显学,儒墨也。”(《韩非子·显学》)的说法,但时隔不久,“犷秦隐儒,墨学亦微,至西汉,儒复兴,而墨竟绝。”(《墨于后语·上》)。一个规模较大的学派何以如此迅速地衰绝呢?本文尝试着从当时的社会政治格局对墨学的影响、墨学的组织体系及其理论的欠缺等诸方面探讨墨学衰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0.
1民本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里被统治阶级尊奉为主流意识形态,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奠定民主在中国发展的文化基础及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封建统治的政治实践中不难看出,民本思想是君主政治一副有效的清醒剂,是群臣谏诤君主的重要理论武器,是封建君主自我调整治民政策的主要依据也是巩固统治、强化皇权的重要手段,因此可以说,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民本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从秦汉以来,虽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局面,但因为有浓厚的民本思想的影响,才使君主政治的弊害得以减轻和缓解。在残酷的封建王朝兴衰存亡的交替中,封建统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