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5篇
  免费   167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741篇
劳动科学   61篇
民族学   294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012篇
理论方法论   406篇
综合类   3751篇
社会学   599篇
统计学   22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235篇
  2014年   590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49篇
  2011年   703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27篇
  2008年   852篇
  2007年   586篇
  2006年   438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47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56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91.
<正>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前身为创办于清朝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的"崇文书院"。大革命时期,贺龙、肖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开办"红军大学"。1942年设立桑植县  相似文献   
92.
卫星 《民族论坛》2008,(9):58-59
<正>刘天华(1895-1932),原名刘寿椿,江苏江阴人,是我国"五四"时期民族音乐的一代宗师,同时也是著名的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活动家和民族器乐作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美育"、"平民文学"等先进思想的影响,使他深切的认识到民族乐器在群众中的地位及其积极作用。因此,他立志要继承和弘扬民族音乐,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不断吸收和借鉴西方先  相似文献   
93.
论严复对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末改造国民性思潮中 ,严复首次提出了国民“恶根性”问题 ,本文从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改造方法等方面对戊戌时期严复关于国民“恶根性”的批判与改造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文章认为 ,严复站在中西对比的高度对国民“恶根性”表现的分析只是对国人中某些阶层、群体存在的“恶根性”的批判 ,对其形成原因所作的探讨则是比较深刻的。他主张改造国民“恶根性”从改造传统教育着手的思想虽然只是站在传统经济结构、政治文化基础上的反传统 ,具有片面性和不彻底性 ,但仍然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94.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它基本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三大内容——儒、释、道,在思想上大致认同与初步融合的过程。对于这一历史进程的探讨,学术界著述如林,不乏卓识。本文再拟此题,以抒拙见,以求教于正道。懦、释、道三种思想文化体系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对抗,互相论难、排抑。尤其是儒家学说自汉代居于 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以来,常以“正道”来排抑老 庄和释迦学说,降及宋、明,这种斗争仍在继续。但是,不管儒学怎样抗拒,作为本土文化的异端——道家(后发展成为道教),以及异域文化——佛教,毕竟融入…  相似文献   
95.
明清广东的诗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两朝,广东诗社勃兴,既有文人雅士结社吟,又有民间开社较诗之举, 两者相互激荡,交相辉映,构成一种生机勃发、别开生面的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96.
文章运用还原研究的方法 ,返回到陈独秀“五四”时期理论建设原始形态中去 ,对其功利主义和审美论的文学观念进行理论探讨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陈独秀两种看起来自相矛盾的文学观念统一于“人的解放”的新见解。文章有意识地将陈独秀与“五四”一代人的理论倡导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进行考察 ,企盼借此为人们认识和理解陈独秀以至整个“五四”新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二律背反”现象 ,提供一个通解  相似文献   
97.
《明清传奇史》是一部断代的文体史,它展示传奇戏曲在明清两代由萌生到衰变的全过程,是传奇戏曲的一部完整的生命史.要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必须突破本世纪以来文学史写作的三大传统:一是进化史观的绝对指导,二是作家作品的时间组合,三是价值判断的任意介入.  相似文献   
98.
论六朝时期的礼学研究及其历史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六朝时期对先秦礼仪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成功地将更新了的礼仪制度变成了礼教观念的适宜载体,因此保证了和教观念的延续性和超越性,从而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结构模式和文化观念模式,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与周代制礼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9.
两汉、魏晋时期,正是中国传统医学形成的重要时期,而在这个时期有所开拓、有所创新的一些著名医家,却没有张扬自己,而是走隐迹的道路,淡化自己、隐匿自己。对于当时“君子不耻”的“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医家来说,他们的隐迹却有着自己的特色。“不为良相,当为良医”符合儒家思想的退隐选择,是一种实践“仁”道的方式;“重道避世”是隐迹的名医选择的另一种活法。  相似文献   
100.
洛可可(Rococo)艺术风格产生于法国18世纪,在路易十五亲政的时期达到了顶峰。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致使美化妇女成为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缺乏对神圣力量的感受;另一方面却因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愉悦亲切、舒适豪华取代了痛苦的殉难,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向前迈进了一步。洛可可绘画的顶峰是从一个叫华托(AntoineWatteau,1684-1721)的天才画家开始的。《舟发西苔岛》是其一生的转折点,因这幅作品皇家学院授予他院士头衔。画面描绘一群情侣依依惜别离开神话中的爱情之岛,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