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7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38篇 |
理论方法论 | 7篇 |
综合类 | 59篇 |
社会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4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31.
李瑞敏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05-111
“感受性”是列维纳斯哲学的重要论题。在目前的研究中,有三种“感受性”对于理解列维纳斯哲学具有公认的重要性,即“享受”“易受伤害性”和触发时间的“异质感”。或因这三种“感受性”差异极大,学术界对“感受性”的解读向来不一:有将其解释为“内在性”者,也有将其视为“超越性”者,亦有观点认为其兼具“内在性”与“超越性”,或具有内在与超越的“交互性”。然而,上述解释虽均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各有不足。毋宁说,列维纳斯意在通过“感受性”揭示一种“别样的超越性”,即一种与“内在性”和一般的“超越性”都不同的“外在性”——在他的语境中真正的“超越”是“外在的”。 相似文献
32.
列维纳斯的以不可见的他者为宗旨的现象学描述是现象学运动中的一道别样的景观.他将现象学定位在意向性上,自称始终忠诚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他将胡塞尔的现象学作为西方自由-主体传统的顶峰,既而不仅从中剖析了同一性的根源,又借助其根源处的时间-意识打开了通向他者的道路.从时间与主体在根本上是同一的这个现象学的关键意义上说,列维纳斯仍然是现象学家.他诸多的似乎异类的描述,在精神上与许多现象学家都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33.
石德金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52-56,63
既然他者是外在于修辞与语言的,那么在没有将他者纳入存在话语的前提下,列维纳斯如何能够提出绝对他者的伦理概念呢?在诸多质疑者看来,这是列维纳斯无法解决的悖谬。对此,利奥塔认为,这只是新黑格尔式的误读。利奥塔确立了一种独特的规范性陈述逻辑,它不是与外延性(描述性)陈述相对称的,而是一种外在于或别于外延性(描述性)的陈述。若将列维纳斯的话语置于外延性陈述逻辑当中,定会走向形式逻辑的悖谬,最终只能产生误读。相反,只有将之置于一种别于外延性的陈述逻辑当中才能正确理解。据此,利奥塔认为,列维纳斯只是试图通过这种独特的陈述方式来暗示一种与他者的不对称关系,进而确立对他者的绝对责任。 相似文献
34.
“二战”以后,法国哲学中最为重要的话题之一就是讨论如何建立新的伦理。在此背景下,列维纳斯提出以他者理论来重新认识言说、责任和主体。语言是自我和他者发生关系的主要场所,言说具有前本源性,是接近他者的运动。列维纳斯主张通过所说向言说还原的方式去认识言说的这种前本源性。在言说中,自我被暴露在他者面前,在对他者的回应中形成了责任关系。主体首先作为责任的承担者出现,其不仅要承担起自我的责任,还要承担起对他者的无限责任。这一思想是对近代哲学主体思想的一次批判,也是对伦理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反思和重建。 相似文献
35.
黄瑜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3):57-61
目前,列维纳斯伦理思想为越来越多的国内学者所关注.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列维纳斯伦理思想加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有不足之处,这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36.
37.
38.
列维纳斯论证了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真正起点是他人的外在性:主体性的基础是他人的外在性,伦理的真正内涵是爱;良知先于理性;责任先于自由;人与人之间不是对等的互惠关系,而是无条件的付出。唯有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伦理性,人才是伦理的人。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思想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道德体系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培育"敬畏"的文化土壤;重视情感教育、良知教育;建立"爱、责任与付出"的家庭伦理关系;道德为法治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9.
见证纳粹大屠杀的悖论性难题在于如何避免将见证的亲历者化简为再现的事后者。由于两者间难以缩略的伦理距离,以及自然从出的受害者禁区,这一莫衷一是的历史浩劫正在变成稀松平常的历史悬案。作为兼有亲历者和事后者的幸存者,从奥斯维辛幸存的普里莫·莱维撰写的回忆录《这是不是个人》与《缓刑时刻》中的肉身“即刻性”现象,成了切入这一悖论性难题的入口。以莱维的元素知觉为支点,本文借助列维纳斯对元素的现象学分析,揭示奥斯维辛的肉身性穷竭与涌现之间的互动关联,并论证置身其中的肉有别于置身事外的思,进而将事件的静态再现校准为事件性的动态见证。 相似文献
40.
余庆尧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23-27
他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颇为重要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议题。作为现象学传人,列维纳斯对现象学乃至整个西方哲学的批判性继承立足于一种独特的他者观。以列维纳斯思想审视人类发展历程,即可发现:在早期人类学研究中体现出的“异时论”构成了对他者的压制,之后的民族志研究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对文化的叙述和解释应建立在他者的基础之上,只有在他者之面容的“自身显示”之后,对文化的分析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