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57篇
社会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高继鑫 《晋阳学刊》2023,(6):95-102
道德欺骗是列维纳斯的道德哲学中尚未得到充分阐发的理论问题。列维纳斯对道德欺骗问题的研究涉及两种解释进路,即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批判进路和神义论终结进路。马克思主义把道德理解为意识形态,揭示其自我宣称的普遍性带有欺骗色彩。列维纳斯提出了四种论据反驳这一观点,他倾向于把道德欺骗问题视作神义论终结的产物。他主张道德本身不是意识形态,并不具有欺骗性,道德奠基于他者的面容而非福利之上。列维纳斯的四种反驳和神义论终结的学说都是不成立的。他误解了道德欺骗问题的本质,而恰恰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在道德哲学上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2.
声音甜美、说话温柔的名模林志玲已经成了男人的第一性感女神,她招牌"娃娃音",略带些娇嗔与做作,亦真亦幻,有些飘有些软,仿佛是"床上的声音",但是却由她一脸纯真无辜地表达出来,真让男人浑身发热生痒,却不知该抓哪里。男人骨头酥麻的时候,往往是耳朵被情色收买,比如枕边风。女声往往更能蒙蔽一个男人的灵魂,正如暗香对一朵花的渲染。不少人妖或者变性人,容颜可谓倾国倾城,可是一旦开口,就露馅了。断臂维纳斯之所以魅力不衰,就在于她永远没有开口说话。周迅、张柏芝等美人美中不足的,就是声音  相似文献   
63.
陈晓明 《河北学刊》2007,27(4):146-153
德里达一直致力于对人道主义、人性、伦理这些论域的解构,这使人们容易认为,解构与伦理学相对立。德里达早年对列维纳斯的批评,亦使人们相信,德里达也把伦理学列入解构的重点。但德里达后期却明显地转向伦理学,此时他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他者的伦理问题。而德里达后期关于他者、礼物、宽恕、死亡、绝境、没有宗教的宗教性等思想,都印有列维纳斯影响的痕迹。解构的伦理性已经是理解解构主义重要的维度,正是在解构伦理学中,解构给予了一种伦理性。这也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德里达早年对列维纳斯的批判。德里达正是清理了列维纳斯关于他者的同一性思想,而发展出他的解构思想。尽管那时的德里达怀疑希伯来进向的可能性,后来却从列维纳斯给予的希伯来的某种思想资源中获益匪浅。从德里达早期对列维纳斯的思想批判中,可以看出德里达解构思想最初运作的思路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4.
网络女性主义借势信息与网络技术而繁荣,其背后有着深厚的人文传统积淀.基于电子人概念的社会科学意义,网络女性主义经历了科技与人文的融合,并从科幻小说中汲取营养.对早期女性科学家的发掘亦给力网络女性主义,致其20世纪在90年代盛极一时,于维纳斯母体组织、老男孩网络和世界网络女性主义大会的助推中走向全球.  相似文献   
65.
与传统意义的意识性主体相区别,列维纳斯的肉身性主体是指刚刚逃离于匿名存在并投入世界的存在者所具有的隔绝形态。这种隔绝形态主要表现于享受、营养、居家以及劳动等数种具体模式中。就某种意义而言,享受和营养将存在者抛向元素的无定性,而居家和劳动则将这种无定性悬置起来,从而保持着肉身性主体的自身性。正是在这一肉身性主体的隔绝中,预示了一种可能的出离,即一种朝向他者的运动。  相似文献   
66.
《论好客》①是法国思想家、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创始人之一雅克·德里达发表于1997年的一部小册子,主题就是对好客问题的分析。全书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德里达应安娜·杜弗勒芒特尔之邀,于1966年所作的有关好客的两场讲座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安娜·杜弗勒芒特尔针对德里达的好客研究所作的评论,集中于她的论文《论邀请》之中。两部分以单双页交叉的形式组成了全书的文本,阅读时可相互对照,便于理解。德里达对好客问题的分析是与康德的"永久和平论"和勒维纳斯的"绝对好客"进行的深刻对话,他着眼  相似文献   
67.
68.
当代法国哲学有两个明显的路向一条走向超越,一条走向内在.勒维纳斯属于前者,柏格森属于后者.事实上柏格森作为当代法国哲学最重要的本土来源之一,曾深刻地影响过勒维纳斯.然而吊诡的是,虽然勒维纳斯深受柏格森影响并对他推崇备至,但最后却走向了与柏格森泾渭分明的不同道路.那么,导致这种吊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究根问底,"为什么在者存在而无反倒不在?"是他们思想发问的逻辑起点和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对这个问题各个环节及内涵的不同分析、批判和解答,使柏格森改造了传统的存在论而走向了内在性哲学,而却使勒维纳斯彻底抛弃了存在论走向超越性哲学,即作为第一哲学的他者的伦理学.而另一个吊诡则是看似"内在"与"超越"水火不容,但是他们最终却又在伦理学领域殊途同归了.这种双重的吊诡直接揭示出法国哲学某种内在的精神传承,并彰显出法国哲学自身的某种"法国属性".  相似文献   
69.
新时期初始,在我国文论试图摆脱政治和哲学束缚、回归自身的文化语境下,童庆炳提出的"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的根本特征由形式决定的形象特征重新归为由内容决定的审美特征,并提出了"文学的特殊本质是审美"的科学论断."文学审美特征论"运用马克思的价值论从美学角度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区别了文学与非文学,回应了历史要求."文学审美特征论"具有多元开放的理论视野、辩证思维的理论方法和继承发展的理论精神,这样的理论特色使其不断保持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70.
维纳斯哲学以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为起点,但一开始就由于批判存在论而远离了他们的主体性观念.列维纳斯从人文科学和哲学两个角度对主体性在20世纪60年代的失落的分析,深刻地反映了主体性在主体离心化时代的命运.尽管如此,列维纳斯依然在维护主体性,尽管这种主体性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蕴.主体性不再意味着意识的主动性和内在同一性,而是与被动性和外在超越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尊重绝对他者和维护绝对他性的要求突破了主体性与整体性的关联.主体性向往的是无限性,它代表着欢迎他人、质疑自由、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