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5篇
  免费   214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459篇
劳动科学   39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13篇
人口学   24篇
丛书文集   1067篇
理论方法论   222篇
综合类   2851篇
社会学   595篇
统计学   997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385篇
  2022年   258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155篇
  2016年   180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387篇
  2012年   479篇
  2011年   542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534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73篇
  2003年   278篇
  2002年   181篇
  2001年   152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两山”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内容,是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原则。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关系归根到底是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安徽始终践行“两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高位推动保障全省生态安全、守护江淮大地美丽容颜,奋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创新安徽支撑绿色江淮,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好安徽愿景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992.
“双碳”目标下,区域协同减排制度设计有利于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是全面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需要,也是我国独具特色的环境治理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碳达峰碳中和与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还面临区域能源发展协同性不足、区域产业发展协同性不足、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困境与区域法律政策协同性不足、区域环境治理协同性不足等现实问题。从我国区域能源发展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与区域法律政策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区域环境治理重点领域及协同机制的现实来看,在区域能源协同发展法律路径方面,应在东部地区协调立法处理好经济与环境问题,统筹协调好西部地区区域规划问题,通过立法方式实现区域资源配置一体化;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法律路径方面,应以制度形式固定产业集群化发展成果,完善绿色供应链制度以实现产业协同融合,建立互通交流的数字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在区域协同立法层级关系与区域法律政策发展路径方面,应在辅助立法原则下保持协同立法的谦抑性,形成超越“部门”与“地方”的特别法;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法律路径方面,应明确区域环境治理协同的权利义务,实现应急情...  相似文献   
993.
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使得绿色金融促进经济绿色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为进一步考察绿色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个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框架并进行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一方面考察绿色金融的合理规模和政策干预的合理边界,另一方面验证绿色金融、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认为,银行更看重厂商抵押品和现有产出水平的贷款评估模式会造成对环保厂商技术进步潜能的忽视和信贷资源的错配,为解决错配问题的政府干预存在政策锚不明确的问题,所以有绿色金融非理性扩张的可能。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支持技术进步在绿色金融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且绿色金融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理论上存在绿色金融规模的最优值,而该最优值约为36.03%。虽然大多数省份和全国水平仍低于最优值,但存在部分省份超出的情况,绿色金融非理性扩张已应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994.
西部地区农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物流发展有着巨大的内在需求与外在动力.基于典型山区农业市--商洛为研究对象,引入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结构模式的新思路,以物联网的农产品供应链智能平台建设理念为鉴,重点探讨西部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结构模式与系统优化.研究表明:农产品物联网的结构模式将是解决西部山区现存问题的有效途径,尤其在西部山区绿色农产品物联网的系统优化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农业的整体效益,促进西部地区整体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5.
生态主义理论作为生态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绿色政策网络的重要理论之源。绿色政策网络的提出是后工业时代人类对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问题与潜在隐患的一种生态主义反思。绿色政策网络就是在政策网络系统中融入生态主义的环保观念,使生态主义的方式成为政策网络主体间的共同价值判断,实现了对政策网络的超越。绿色政策网络蕴含的绿色政治精神,本质上是一种在生态中心主义视角下的民主、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选择。绿色政策网络的倡导,旨归于政府与公民、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与功能分化、重组,实现以权利制约权力和合作型治理模式。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结构的过程中,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工业化模式以及在生态管理政策运行中纳入政策网络理论主张的治理范式,进而将生态主义的视角和思想内核贯穿政策网络的分析框架之中,建构绿色政策网络的话语场域和解决当前经济和生态互相不可持续发展模式之转变之道,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96.
绿色电力是当前世界各国积极发展的新型能源,其优点是低污染、低能耗、可持续,是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性能源.分析我国风能、太阳能、水能和生物质能发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绿色电力产业在产业政策上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97.
"绿色新政"号称21世纪"新政",这个观点最早是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号召全球领袖在经济领域对环境友好的工作机会予以大力支持,并采取积极的投资措施以引导全球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从而改善全球的自然生态环境。该观点受到世界上一些国家领导人,如英国前首相布朗、法国总统萨科齐  相似文献   
998.
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出台了投资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其中高速铁路建设投资尤为突出.从经济理论的角度看,基础设施建设对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是一个不可忽略的积极因素.文章从高速铁路建设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和促进GDP增长的作用三个角度,分析了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从而强调了发展高速铁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99.
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在消费领域的具体形式,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人类进入生态需求阶段的必然结果。在简要阐述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基础上,指出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深入研究宏观制度环境、中观供求市场、微观消费个体等因素对绿色消费的影响作用,由此构建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载体、消费者为主体的绿色消费体系,从而推动循环经济系统的长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00.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面临着体制障碍、技术障碍和阶段障碍,任重而道远。转型过程也将耗费巨大的成本,但是长期收益相当可观。中国工业绿色转型有四个必由之路:即积极发展现代制造技术;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基地建设获取集聚经济效益;发展"静脉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创造良好的绿色转型环境:完善绿色考评体系;实施绿色税制;健全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金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