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9篇
社会学   1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从常减压蒸馏装置运行情况看,装置的腐蚀主要表现为低温部位的H_2S-HCl-H_2O腐蚀和高温部位的硫腐蚀和环烷酸的腐蚀。对常减压蒸馏装置的腐蚀情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对其防护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92.
在贫困县的教育中,在千百万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有一定数量的令人忧虑的品德类"问题学生"的存在,尤其在初中阶段比较突出,并有逐步扩大的趋势.所以对贫困县品德类"问题学生"的研究迫在眉睫,且尤为必要.本文将问题学生分为逆反心理型、受腐蚀型、破坏攻击型和孤僻抑郁型四种类型.然后论述四种类型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并思考今后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3.
为研究喷射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在隧道腐蚀环境下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测试不同纤维掺量喷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在浓度为5%的硫酸盐溶液中长期浸泡条件下抗腐蚀性能,研究其在地下水腐蚀环境下的适用性和耐久性。并根据试验结果,探寻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的腐蚀劣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可对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寿命进行预测。研究表明:聚丙烯粗纤维掺量为8 kg/m~3左右时,喷射混凝土的力学和抗腐蚀性能均表现良好,试验成果可以作为喷射聚丙烯粗纤维混凝土耐久性定量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金属埋地管道的腐蚀因素,即环境、腐蚀防护效果、钢管材质及制造工艺、应力水平,管道的腐蚀破坏是由上述诸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进而找到行之有效的防腐方法,可减少因腐蚀给油田安全生产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95.
明初河东薛瑄学宗程朱理学,融合张载关学,以求道为己任,继承了宋儒的道统观念和超越意识,并结合明初时代问题的转换将观照的重心从形上超越领域转向实然宇宙和内在心性,尤其在理气关系上凸显出融合张朱、消理重气的新动向,在宋明理学思想演进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缝隙     
买了新房子,请人搞装修。 给卫生间贴墙砖时,我看到瓦匠师傅在瓷砖与瓷砖之间明显地留下一条缝隙。  相似文献   
97.
花落无声     
花落指尖,落花满地,风吹过,就此遗落,散入千年的缝隙。——题记缤纷的花,应了微风的收留,开到荼靡时,落英满地。如花般纤弱的身影,立在水边,用十指轻抚落花,你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98.
黄宗汉是改革开放初起之时的一位改革者,他在北京东风电视机厂的改革,策略正确,效益明显,但是,却引发了两次很大的风波,黄宗汉最终离去,东风电视机厂也被兼并。黄宗汉的口述,充分展示了1980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复杂性,从社会学角度分析,黄宗汉当时的经历与命运,展示出当时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也反映出,当时的改革是一种"缝隙中的改革"。  相似文献   
99.
黄山初雪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于世。黄山石形巧如刻,天工造化,似人似物,惟妙惟肖。黄山松破石而生,依势而立,那顶天立地的花岗岩壁上,有点缝隙的地方,总有千奇百怪的松树傲然屹立,成就了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神话。  相似文献   
100.
天坑地缝     
武陵山脉横跨湘、黔、鄂、渝四省市。在武陵山的中段,有人"发现"了"天坑"和"地缝"。从航拍照片看,茫茫大山朝天裂开了几条细细的"缝"。但是当人下到这个"缝隙"里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坑"。这些坑深三四百米,人在坑底看天,所谓的天不是一个洞就是一条线,在这里体会"井底之蛙"会很有感觉。人们称之为"天坑",因为它确实为天造地设。亿万年的岩溶造就了它。因为水的作用,这些"缝"与"缝"又暗自沟连,形成了巨大的"天生桥"群。从桥上看桥下鱼贯而行的人,如同小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