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6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8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93篇
人才学   31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695篇
理论方法论   117篇
综合类   1558篇
社会学   87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236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08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7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反互文性是指演讲或辩论中引用一些说法或专用语言来反衬、反驳对方的观点,达到击败对方的目的。美国总统电视辩论所使用的反互文手段包括指涉、戏拟、典故、引用等,它能为听众带来丰富的反互文联想,是辩手击败对方的常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2.
正第一次接触这本《心路》,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晚饭开始前,朋友拿出这本书,认真的看。等他招呼来客时,我随手翻了一下,刚好翻到一则小短文:"学习不少,但领悟不深;会议不少,但效果不大;讲话不少,但自己不写;要求不少,但落实不了……"当时觉得很有趣,暗暗佩服作者语言的锐利,把机关作风里的"机关"看透了。再翻看了几页,类似的好文章还真的不  相似文献   
143.
正杨焕章先生是我国新时期高校学报事业的开拓者和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奠基者,是全国高校学报界著名活动家,是我特别敬重的学报前辈,亦为我忘年师友。在我任职《河南教育学院学报》主编以及《百年红学》栏目主持人时,杨先生于教院学报尤对《百年红学》栏目多有提携之恩。国庆短信尚言:"蜗家度重阳。"不想其间旧疾复发竟于10月21日凌晨猝然而别,闻听噩耗甚为悲痛,即与李宗林老师发去唁电;亦因公务不得前去送行,深以为  相似文献   
144.
《秘书之友》2014,(5):47-48
谢亦森在《秘书工作》2014年第3期《走出“为文而文”的误区》一文中指出,执着于解决问题才能写出真文章,而“为文而文”则难成文。机关公文是直接为决策服务,为领导工作服务,为治国理政、造福人民服务的,即它是决策的载体,是执政的工具,是上传下达的纽带,  相似文献   
145.
笔者对回鹘文本<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的文献和研究状况做了简要介绍,分析了该文献的版本种类并与汉文本作了比较,指出该文献的翻译特点和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46.
147.
美编与文编均属于责任编辑的范畴,但是两者在业务分工上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进行图书设计的过程中,加强美编与文编的合作,有助于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水平、使双方素质形成互补,同时使创意达到最满意的设计效果。由此可见,在后期的设计工作中,加强美编与文编的深度合作具有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48.
1916年陈独秀在<新青年>上提出了"文学之文"与"应用之文"的划分.排斥应用文章表面是为了文学的独立,实际是借西方文学观念反对"文以载道"的中国文章传统.然而,对无功利的文学美文的提倡与对骈文华而不实的批判是有矛盾的,读者借此为文言张目逼得陈独秀不得不进一步划清二者界线,继美感与伎俩之后提出了情与理的对立,旋即遭到方孝岳和刘半农来自文章内部的置疑.决意切断旧文学、旧伦理与新社会关联的陈独秀干脆把笼统的文学、应用之分落实到具体的文类上来,把承载世用功能的文章统统排除在"文学"之外.与其说散文在中西资源的共同滋养下成功地完成了现代性转换,不如说中国传统文章在强劲的西方文明冲击下发生了剧烈的裂变.一部分文章经过改造过渡到现代散文中来,大部分文章在漏不过西方文学筛眼的情况下被遗弃.从古代文章到现代散文,被改变的不仅是语言的形式,更有文章的基本格局和主体精神,乃至文学的性质和命运.对待文章的态度绝非无关宏旨,文体类型也并非简单地仅仅属于文章,它涉及到重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现代文学在被迫按照西方标准创造出来的同时,也创造了中国文学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49.
浙江地区的均徭法在正统年间出现,至迟到成化年间就已经在全浙地区推广了.均徭法实施以后,地方政府将徭役佥点权从粮里长手中收回,增加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均徭法调整了正杂役之间的应役间隔,民户可以在承当正役四年之后再承当杂役.均徭杂役的应役方式与里甲正役不同,采用户役形态,地方政府要将应役各甲的人户按照人丁资产多寡排列,再佥点相应程度的徭役,这种方式即便到了十段法成立之后也依然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