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新构想:南水西调及其资金筹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可行性论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到现在为止共有8个以上的方案,各有特点。利用我国地貌西高东低的特征,克服巴颜喀拉山南侧北高南低的高程障碍,沿着第一阶梯的边缘,先由南向东,使五大水系巨大的往南流的水转向东流,然后再转向北流,这成为许多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方案或设想的主要思考方向。河西走廊是我国西部重要战略要地,历史上是我国与中、西亚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道,当今又是新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亦是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之一的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土地辽阔,矿产资源丰实,光热条件良好,工农业生产潜力很大。但是河西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有水变绿洲,无水成沙漠。河西走廊东、北两面为大漠,西部与新疆干旱区接壤,均无水外援。只有其南部江河纵横,有水北济。通过研究,拟从通天河4000米左右处取水,首先抬高水位或适当提水,使水流翻过巴颜喀拉山自流进入扎陵湖与鄂陵湖,然后经调节开渠引水东行,大约在青海省楠木塘北山,沿海拔4200米的山脊顺北坡直下,利用约800米的地面落差兴建兴海大型水电站。尾水沿3350米的等高线穿过大河坝河直抵海拔3300米的青海湖畔,复东南行并逐渐转向北流,然后利用隧洞穿过钟梁岭、达坂山、乌鞘岭入武威地区的古浪县。在该县城南利用地形落差兴建大型古浪电站。电站尾水沿2300米入武威、民勤、金昌、乃至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全面解决河西走廊地区的用水问题。上述方案有许多独特之处:方案引水近到河西,如有必要远可入新疆,亦可为现有西线补水。工程立于不败之地。方案水源近有通天河供水40亿~50亿立方米,如需水量增加,取水口可向南延伸到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水源源远流长。取水尽量减少或降低高坝大库,利用水流特点调水,充分发挥水流的作用,保证发电供水。从而改善北方电力结构,节省煤炭,改善大气环境,有利生态环境改良。由于水流走线高,可大面积植树造林,严防沙漠南侵。基于这一新构想,对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提出了一些战略性建议。对于南水西调的投资资金,建议公共设施部分由国家投入,而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水电站建设则面向市场招商引资。 相似文献
32.
《市场瞭望(下半月)》2014,(6):114-114
中国市场不缺水。当前,各式各样概念繁多的水品牌已经让中国的消费者在货架上挑花了眼。但是中国市场其实又很缺水,因为在这么多大小品牌当中,还没有一瓶水能真正代表中国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33.
34.
在分析了蒸汽锅炉缺水爆炸事故各种原因的基础上,绘制了蒸汽锅炉缺水事故的故障树。对故障树进行了定性分析.揭示了各对策措施的重要度,可有效提高蒸汽锅炉运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贾登勋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1):7-12
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在我国干旱缺水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实践证明,单纯依靠主干水利工程难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历史上的缺水地区长期以来依靠"雨水集蓄"的方式来解决用水问题,近年来该种方式得到技术部门的重视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此,法学界并没有提供法律层面上的支持,这一点急需改变.法学界需要从现实调查中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理论对该问题给出法学上的解释,并为相关立法提供必要建议.本文主要介绍干旱缺水地区雨水集蓄利用的基本问题,对"缺水地区"、"雨水集蓄"等概念作了界定,对人类利用雨水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对雨水集蓄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对我国和世界各国雨水利用的实践作了说明,最后介绍了我国理论研究现状及本文的主要论述范围进行了定位,为后面的论述作了全面的准备. 相似文献
36.
37.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解决干旱缺水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召开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水利工作要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提高对水资源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积极建设节水型社会。”德州市作为全国最缺水的市地之一,建设节水型社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8.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