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国"文化大革命"爆发伊始就引起美国学界和决策当局的关注.根据对中国局势的分析,美方对"文革"采取"静观待变,尽量不表态"的策略.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仍是视中国为危险的敌人,继续其"紧逼遏制"战略.中美长期相互敌视以及美方在对华分析和认识上的局限乃至错误是致使中美关系在"文革"初期未能有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2.
凌欣 《21世纪》2014,(6):57-59
鲍卡斯算不上"中国通",连中文也不会说。其职业生涯、政治生涯也与外交不沾边。但其优势在于与中国打交道较多,与中国有关方面关系不错,是一位非"中国通"的"知华"派。自从传出驻华大使骆家辉今年离任,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马克斯·鲍卡斯(Max Baucus)成为新驻华大使热门人选。到去年底,奥巴马正式提名鲍卡斯,特赞他过去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化"中美关系,协助达成经济协议为美国创造了数百万个就业机会、增加了数十亿美元产值,"完全适合"以新角色继续推动双边关系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3.
从1956年确立第一个空间项目到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中国的空间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美国构成现实的军事威胁.然而,这一时期历届美国政府对中国的空间发展都极为关注并以很高的政策成本做出了回应.通过梳理中国早期的空间发展脉络及美国政府的因应策略,可揭示美国对中国早期空间发展产生恐慌心理并做出过度政策回应的冷战政治根源.  相似文献   
24.
全球经济要复苏,关键的是美中关系美中关系的严重恶化会令世界走向第二次大萧条。中国国民为信贷驱动的美国消费繁荣提供资金,或者换一种说法,中国政府通过购买数量庞大的美国国债,令美国得以运作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如果中国停止购买,美元就会贬值,继而一场痛苦的贸易战将吞没世界  相似文献   
25.
美中关系正常化的过程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发挥了其他组织不可取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开展美中交流的一个最主要的组织。  相似文献   
26.
在全球金融危机强烈冲击的国际背景下,"G2"(中美集团)的影响日渐凸显,美国驻华大使的职位也因此而格外令人关注。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5月16日上午,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正式提名现任犹他州州长、共和党人乔恩·亨茨曼(中文名为洪博培)出任美国新任驻  相似文献   
27.
如何与中国共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欧亚大陆政治已经取代欧洲政治,成为世界事务的中心。当欧洲的战争明显地对美国构成威胁时,美国除了参与欧洲的政治,防止爆发新的冲突,或者防止出现一个敌对的欧洲霸权之外,别无选择。因此,在20世纪,欧洲的政治加速了美国对世界事务的参与。今天,欧亚大陆几个强国之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全球稳定的关键因素。所以,美国的政策必须在构想上涵盖欧亚两个大陆,由特定的欧亚大陆的双边关系相互交织,构成一个连贯的战略整体。我们必须在这样一种广泛的欧亚大陆背景下处理美中关系,正确地评价其重要性。与中国的关系,必须和与欧洲、日本及俄罗斯的关…  相似文献   
28.
中美关系目前呈现不明朗的状态。一方面,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对中国的外交政策长期来看是一致的。从尼克松开始,七任总统都曾强调美中合作的重要性.虽然有些总统,如里根、克林顿和小布什在上任初期走过一些弯路,但后来都做出过“一个中国”的承诺。现任总统布什在许多场合曾形容目前的美中关系是建交以来最好的时期。另一方面,美国官员、国会议员和新闻媒体纷纷出言攻击中国,涉及汇率、军备等许多方面。不少人认为,中国崛起对美国的安全是一个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29.
冷战在亚洲的结束具有相对的非彻底性,即冷战结束的遗变性。这种遗变成为美国调整台湾战略的重要因素;同时,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加强,也塑造和反映了冷战在亚洲结束的遗变性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