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886篇
  免费   1288篇
  国内免费   237篇
管理学   16740篇
劳动科学   1056篇
民族学   1755篇
人才学   2419篇
人口学   890篇
丛书文集   13584篇
理论方法论   3452篇
综合类   28716篇
社会学   7083篇
统计学   2716篇
  2024年   475篇
  2023年   1727篇
  2022年   1271篇
  2021年   1660篇
  2020年   1403篇
  2019年   1600篇
  2018年   457篇
  2017年   797篇
  2016年   1168篇
  2015年   1903篇
  2014年   5439篇
  2013年   5097篇
  2012年   5565篇
  2011年   6361篇
  2010年   5388篇
  2009年   5923篇
  2008年   6733篇
  2007年   4743篇
  2006年   4115篇
  2005年   3211篇
  2004年   2565篇
  2003年   2904篇
  2002年   2781篇
  2001年   2077篇
  2000年   1460篇
  1999年   477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63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正>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的消费理念、生活习惯和审美情趣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社会的管理理念已不再是纯粹的制度和流程,而逐渐让位于人际关系和沟通艺术,更注重与部属的关系和团队建设。正如亨利·明茨伯格所说:"组织需要培育,需要照顾关爱,需要持续稳定的  相似文献   
42.
中国提出与周边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既满足了我国在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为周边国家的基础设施升级以及全方位互联互通提供了重大机遇。然而在总体持欢迎态度的同时,周边国家对中国推动"一带一路"的意图和行动仍存在负面认知和情绪,这对顺利推进"一带一路"构成了挑战。导致负面态度的关键因素是战略怀疑。因此,我们急需以信任建设为目标,通过澄清意图、创新模式和强化了解等方法,贯彻互利共赢的指导原则,减少和消除相关方的疑虑,以有效推动"一带一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3.
随着实践“三严三实”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如何以其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凸显出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指出了“三严三实”是为加强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并研究了以“三严三实”为标准加强作风建设的基本做法。  相似文献   
44.
在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政治文化的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也分析其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并从经济、文化、教育等角度展开民主建设进程中整合政治文化的路径分析,以期对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因素。  相似文献   
45.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神经末梢,也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终端"推动者和实践者。现阶段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新兴组织不断涌现与党组织作用削弱的不适应,"权力和资源缺失"与服务刚性增强的不适应,村民自治进一步发展与群众政治参与欠充分的不适应,群众诉求多样化与满足渠道单一的不适应,部分党员党性不强、意识淡化与始终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适应等问题。在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莱西会议精神"指导下,全面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上高度认识是前提,加强支部建设是核心,坚持法治、完善村民自治是重点,紧扣服务、创新制度是关键,统筹协调、综合配套是保障。  相似文献   
46.
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共同的愿望,按照一定的章程开展活动的非盈利性群众组织:社团可打破年级、系科以及学校的界限,团结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发挥大家在某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彼此身心健康的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学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社团以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多样性等特性吸引着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47.
48.
推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是党中央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出的重大战略。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实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持续存在的流失现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大学生村干部从大学校园走向基层农村,面临着从城市的大学生向农村的最基层干部的角色转变,角色能否成功转变,是影响大学生村干部流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有效解决大学生村干部流失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