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92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0篇
管理学   202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88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948篇
理论方法论   318篇
综合类   2706篇
社会学   327篇
统计学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5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272篇
  2009年   301篇
  2008年   355篇
  2007年   26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51篇
  2003年   226篇
  2002年   218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57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后现代主义思想和话语在当下的中国,虽然并不是一种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全球化的形势下,它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发展的语境。就在这种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毛泽东美学思想也可以加以重新审视。从西方后现代主义美学和中国当代美学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关系本体、不确定性观念、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美的形态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来看,毛泽东美学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原则及其中国化方面仍然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然而,也要与时俱进,拓展思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和审美关系,开拓出美学理论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汉乐府民歌中有关作品的分析,从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汉乐府民歌的“以悲为美”。  相似文献   
73.
汉语双声叠韵与英语Alliteration和Assonance有着异同互见的音韵特点。它们以各自特有的韵律为语言增添了音乐美。译者可以用对应,增补,转换和省略等方法再现这种修辞的音乐美,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从美育与德育、美育与智育、美育与体育三个方面相互结合的角度,论述了美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的建立是 20 世纪大西洋主义的主要内容, 时任美国国务卿迪安·艾奇逊 在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大西洋联盟的形成, 历经以艾奇逊为代表的美国国务院与欧洲外交首脑以及 国内不同利益集团的政治角力。 国际关系学 “双层博弈” 这一分析路径, 能够恰如其分地展现美国国务卿 这一政治角色在缔造美欧联盟的进程中, 在国际领域和国家层面所经历的双重政治互动。 概言之, 囿于两极 对峙格局, 美国和欧洲都不得不推动彼此政策导向和外交理念的革命性转变, 艾奇逊为缔结 《北大西洋公 约》 所经历的多重斗争与妥协, 最终使得大西洋主义主导了战后美欧关系的走向。  相似文献   
76.
本文从历史学科的特点、阐述了历史教学的美育功能,这对于历史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7.
在以往的美学研究中,“美”的历史情境性问题往往被忽视。本文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这一新的学科视野,从艺术起源这一核心问题为视角,揭示了“美”在史前时代的存在境况和精神逻辑,阐释了“美”的情境性特点,提出了“美在情境中”的学术命题。  相似文献   
78.
儒家思想是以政治伦理为特征的。受其影响,文学成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教工具;儒家中庸思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标准。道家关于“道”的论述,为文学本体论的建立奠定了哲学基础;道家“虚静”说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道家以自然为美的思想开创了以自然质朴为美的审美观。儒道不同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学的两种性格,在文学的发展道路上,它们融合互补,共同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相似文献   
79.
论美的结构     
中西方古代哲人都论及美的三层与两维;康德也许是人类思想史上较为显豁地揭示美的整体结构的第一人;宗白华可算是我国现代学术界体味美的结构之最切当者。美的结构源于人类心灵结构,综合中外思想家有关心灵的“三分法”与“两分法”,有理由认为心灵是具有三层面、两系列的结构体。从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中,我们都能见出三层面和两系列的潜在构架  相似文献   
80.
真、善、美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理想,也是人类包括行政活动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所必须遵循的基本价值尺度.行政活动从总什上来说是行政主体不断地趋向于真、善、美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