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01篇
  免费   340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330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63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70篇
理论方法论   422篇
综合类   6823篇
社会学   437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65篇
  2020年   191篇
  2019年   204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2篇
  2015年   327篇
  2014年   606篇
  2013年   505篇
  2012年   643篇
  2011年   779篇
  2010年   723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933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637篇
  2004年   627篇
  2003年   503篇
  2002年   569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346篇
  1999年   218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王维深得《维摩诘经》要旨,以维摩诘为楷模。其诗深广地渗入《维摩诘经》的美学思想。王维诗境不智求,不象取,以禅心统摄世界。心性平等若虚空,笔墨蹊径,无复可寻。诗人悟得净智、净心、净土,万事万形,皆由心出,诗境便成为好净悉现之净土。语言既是造道之致,不复缚在文字,诗便进入无言真境。道悟诗悟,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802.
刘勰的"隐秀"论,强调"隐"与"秀"的契合和"余味曲包",这些特点已符合意境的审美要求,因此,隐秀就是意境的最初形态.但隐秀的"秀"是一种局部的美,意境的"境"是一种整体的美;隐秀通常指一种含蓄的风格,意境指的是作品的韵味与风神,隐秀为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意境是对隐秀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3.
"生生之德"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宋明理学(包括美学)继承和弘扬了这一思想.审美境界是朱熹及其理学前辈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而审美境界又是一个生命意识问题."生生之德"与审美境界就有着极为重大的内在关系.北宋理学美学家们恰好就是从这一方面去探讨审美问题的.  相似文献   
804.
"任自然"是魏晋南北朝审美意识的主流."任自然"的审美意识,与先秦时期形成的"天人合一"的文化美学思想有渊源关系.在当时,"任自然"主要落实在名士对自然天放的美好人生境界的追求中."任自然"的审美活动导引出钟情于"清秀"的审美取向,对文学、美术、工艺等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05.
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必然的环节”,这是理解“共产主义”的认识前提,有利于认清以往对共产主义所作的公式化解说的根源,因此,必须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本性的全面实现的角度去理解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不是经济意义的财产的再分配或转移,也不纯粹是政治的誓词,它首先关注的应是人本身.  相似文献   
806.
邓小平哲学是生产力哲学,它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质、核心和根本内容,成功地实现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构的理论体系的历史性转变,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问题,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最有效地解放生产力的体制模式;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深入研究生产力的最新发展趋势,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生产力哲学把唯物史观发展到新水平,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继承、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807.
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对立的老问题,并且被恩格斯表述为哲学的基本问题,这就是说,它是一个在存在论上的基本立场问题.但是,在西方近代存在论的形而上学方式中,由意识的内在性所建立的人的主体性,在根本上导致了脱离人的感性生存的抽象的意识与抽象的存在之间的对峙,后者实际上是被前者的内在性规定出来的,因此才产生了一个关于"自在之物"的难题.海德格尔认为,马克思是用"物质生产等于人的自身生产"来确立存在对于意识的优先性的,并且由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与黑格尔的生产概念没有原则区别,故而马克思仍在意识的内在性原理中.这表明他对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缺乏真正的了解.本文从马克思关于意识概念的存在论阐发入手,证明马克思的生产概念并非来自对黑格尔的生产概念的形而上学倒转,而是把物质生产理解为"勾连着"存在本身的人的对象性存在的自我实现.这正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思想的要义所在,它构成了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存在论批判.  相似文献   
808.
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是和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又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思想,既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又指明了我们党在新时期如何搞好自身建设,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809.
中国的"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乐和”艺术精神的内在结构和文化意蕴.今天,高扬自然和谐、人类和美及天人相和,定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和贵良知与人天和谐意识的觉醒,由此促进人类的最优演化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显现出"乐和”艺术观念的美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10.
文章通过对西方后现代主义"人权中心"论的主要观点、主要根源、主要恶果的剖析,揭露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分析其危害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的性质,警示人们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