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4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9 毫秒
31.
汪苏 《江汉论坛》2007,(12):110-113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将艺术视点、美学视角和文化视界相融合,对水体进行了丰富的诗意表现、睿智的美学观悟和深切的文化沉思,并且注重追求水与人、水境与心境的和谐圆融的自由境界,强调由心河的溯源进向到心灵家园的寻找,由心灵家园的寻找提升到文化母体的归依,因而有着深邃而隽永的哲理思致.  相似文献   
32.
俞驰 《理论界》2006,(12):192-193
儒家学说十分强调积极用世,以天下为己任。所以,个人身家性命要以国家兴亡为转移。个人修养、家庭建设都要为国家强盛、天下太平服务,这就是中国式的公益之善。重精神之“善”、轻物利之“善”,是中国善恶观的又一特色。“舍生取义”、“辨礼仪”、拒“万钟”是这种观点的集中体现。公益之善与精神之善是统一的,所以,中国知识分子大都追求“兼济”与“独善”的人生境界。这种善恶观促使中国文学美学推崇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33.
贾平凹是当代一位杰出散文家、散文编辑家和散文评论家。贾平凹的散文美学观是什么?本文从强调“真性情”、推崇“平常心’、鼓呼“大散文”等方面,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34.
埃德加·爱伦·坡与查尔斯·波德莱尔是19世纪美国和法国非常有影响的文学家,两位伟人的人生境遇和美学观如此相同,彼此的影响如此之大,在世界文学史上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35.
中国画的线描艺术能够完美地表形达意,经过几十年沉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观.而"气韵生动"和强烈的装饰性正是其美学观的精髓.只有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达到线描艺术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6.
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观因各自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呈现,但两者的发展从最初的迥异走向了趋同和交会。“天人合一”与天人两分,其最初的生态自然观是相异的;“道法自然”与“诗意栖居”,其生态生存观逐步走向趋同;“崇道…‘尚和”与“生态自我”,其生态美学观则渐趋契合。这就充分说明,尊崇自然、天人和谐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研究和借鉴中西方生态哲学美学发展轨迹,对于我们树立时代特色生态美学观,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7.
正智者创物,埏土为器。中国历代有很多非常令人瞩目的手工器物,从早期的彩陶造型和装饰纹样、青铜器皿的造型和装饰手法、精美的丝质服饰和髹漆器物,到宋代五大民窑瓷器、元青花瓷、明清彩瓷,等等,手工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一直在延续,在发展中书写着中国器物美学。历朝历代重视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注重实用器物的美学,使中国手工器物融  相似文献   
38.
李贽的情感美学观是建立于其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基本内容包括情感的本体性、情感的自然性、情感的真实性、情感的个体性四个方面。在情感与理性的关系中,他将情感主体提升为最高本体,标举了情感本体论;在艺术创造内外机制关系中,以情感的真实化、个性化规律为艺术立法,从而把传统的情感美学观推进到一个标志近代人文主义觉醒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9.
彝族英雄史诗《支格阿鲁》中人神支格阿鲁“射杀五日六月,降伏雷公,克风降雾,铲妖除恶,战天斗地,济世救民”的神话传说在广大彝区(川、滇、黔、桂)可谓家喻户晓,然而缘于长期族群迁徙所导致的彝语方言化,又使其在流传过程中产生了诸多不同的称谓。与此同时,也造成了该史诗在具体内容、风格和数量上的一些差异。不过,就总体来讲,还是一致的。综合各彝区关于人神支格阿鲁身世的传说来看,支格阿鲁是“龙鹰之子”的说话较为显著。于此,激起了笔者对于人神支格阿鲁神性血统中“龙鹰情节”的兴趣并期望能藉此作为论述的切入点,开启一扇窥探彝民族族群美学观的幽扉。  相似文献   
40.
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川端康成在多部文学小说创作中都极力渲染禅宗美学,这让小说作品在保留原有文学故事性的基础上,也彰显出很强的禅宗哲学韵味。为此,本文首先从哲学观、自然观和人生观三方面探讨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禅宗美学观的形成过程,而后重点从川端康成作品《雪国》的创作背景、禅宗美学与《雪国》自然美的融入、禅宗美学交映下《雪国》的镜像呈现研究了川端康成作品《雪国》中的禅宗美学思想,最后从禅宗美学与虚无、禅宗美学与徒劳、禅宗美学与命运三大方面诠释了《雪国》中禅宗美学观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