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95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01篇 |
劳动科学 | 33篇 |
民族学 | 14篇 |
人才学 | 14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60篇 |
理论方法论 | 68篇 |
综合类 | 440篇 |
社会学 | 81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15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135篇 |
2013年 | 111篇 |
2012年 | 149篇 |
2011年 | 150篇 |
2010年 | 126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38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陈兴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63-67
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快速转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随着农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革和社会利益关系的不断调整,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农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的重要表现形式。采取有效的应对、防治措施是当务之急。笔者试图运用社会冲突理论,在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及成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着力探寻构建防治农村群体性事件突发的长效机制,以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2.
李华民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0,(3):63-67
人的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两者的统一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的主要特征是内向性或外向性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或顺从性 ,因此人的性格又是内向、外向性和独立、顺从性的统一体。不同程度的内向、外向性和不同程度的独立、顺从性把群体性格划分成各种不同的类型 ,也把个体性格划分成各种不同的侧面 相似文献
93.
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选取厦门PX事件这一典型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作为样本,研究了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及其演化过程。研究结果发现,环境维权类群体性事件本质上是政府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压制了民众的环境利益所导致的政府决策合法性危机,事件经历了由政府与民众的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的演化过程;民众行动的利益性目的、政府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以及政府与民众间的理性沟通平台的构建促进了这种转变。总结出了预防和应对此类群体性事件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4.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研究——对典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满昌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8-2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态度逐渐受到开发方和环保主管部门的关注。公众参与已经成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参与机制为利益相关者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一个利益博弈机制和平台。文章以近期典型的环境群体性为例,简要分析了公众参与环评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程序,从公众参与的主体、信息公开、反馈机制和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现行公众参与环评机制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应从扩大公众的主体,提高公众参与的组织化水平;完善环评信息公开制度,强化舆论监督;构建和完善环评的司法审查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真正落实环评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95.
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由各种矛盾引发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群体性事件也日益增多,这与我们当前构建的和谐社会背道而驰.必须通过培育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落实官员问责制,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思潮,建立冲突过程调控机制,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与化解"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谈及乌坎事件,他肯定了汕尾的负责同志在事件处理中敢作敢当,现在想做太平官,群众不允许,不敢担当,首先就不及格了。至于怎么把问题处理得更好,则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谈到群众工作时,汪洋还提出,领导不能怕群众。 相似文献
97.
征地拆迁群访事件是近年来频发的社会现象.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破除体制性梗阻,是化解征地拆迁群访事件频发困局的当务之急.本文根据征地拆迁群访事件的实际,提出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应对机制,包括事前的预警机制、事中的处置和化解机制,以及事后以法律为核心的多渠道解决机制等,力图从民生和科学的角度构建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8.
研究分析国内外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及相关研究的现状,认为农村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积累的结果。根据农村群体性事件诱因体系以及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和指导理念,研究构建其初步的预警指标体系。运用专家调查法,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完善初步构建的预警指标体系,研究得出农村群体性事件预警指标体系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99.
群体性事件是指某一社会群体,因共同的利益关系,聚众共同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也是矛盾问题凸现期,各地群体性事件此起彼伏,从2004年重庆万州事件、2005年安徽池州事件、到2006年浙江瑞安事件、2007年四川大竹事件,2008年更是接连不断,愈演愈烈,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认真分析其特点和成因,探索应对的的策略和方法,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谣言的大量传播,谣言在众多群体性事件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的特点、产生基础、传播途径等方面的分析,进而寻找到群体性事件中的谣言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