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3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41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644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7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在对已有测度模型和测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商业银行表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综合化经营水平不断提升、金融集团化日渐明显的发展趋势,对Boone指数的估计方法进行改进,并以2012—2018年60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评估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竞争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类型会直接影响Boone指数的估计值,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估计值与随机效应模型、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值显著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资产规模并未随着效率的提升增长,Boone指数呈下降趋势,银行业竞争度逐年下降;利率市场化完成之后,银行业竞争度并未上升,反显著下降。从制度上解除利率管制并不能彻底扭转银行业竞争度不足的现状,还需要从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放松中小银行准入管制、硬化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银行业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52.
《易传》的时间观肯定了时间的恒久性、多变性和客观性。提出“与时偕行”的重要思想,要求人们的行动要把握时机,达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创造条件,改变环境,积极进取,奋发有为  相似文献   
53.
萧红把自身身体的受损经验投射到文本中的女性生存上去,形成了独特的身体叙事,但这并没有让她具有真正的女性主义立场,反因为过度依赖与沉溺于女性的身体受损经验失去了女性性别定位,从在经历性别冒险后陷入自我的迷失。  相似文献   
54.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底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1996年修订的《红楼梦》发行已逾百万部。它标志着百年红学的一大转折——《红楼梦》的通行本由程本变为脂本。这个转折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人文本在校勘、处理庚辰本抄胥误抄、妄改曹雪芹原著文字等问题上留有不少遗憾,尚存在着因音、形、意误的字句,脱漏或衍出的字句,校者的误改等七个方面的失误之处。为此,笔者以为要恢复或接近曹雪芹原著的面貌,必须根据所有脂本(包括程甲本)作“择善从”的校勘。  相似文献   
55.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对"人性之恶"的批判,还从人性的弱点,即骄傲自大和自私自利出发,揭示了人在物化文明世界里产生的孤独感和自我毁灭.他的作品无论对他前面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还是现代都具有警醒和指引的作用,使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有自我.  相似文献   
56.
本文论证了《管子》和《商君书》中经济控制论的思想。有五大特点:一是“国富治”论,这是其目标特征;二是“事本禁末”论,这是其政策特征;三是“利出一孔”论,这是其组织特征;四是“劫刑驱赏”论,这是其机制特征;五是“视时立仪”论,这是其思维特征。本文古为今用,对当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比较、借鉴、反思作用。  相似文献   
57.
“辅”——因循哲学的始发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视中国哲学的研究现实,-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追求西方的话语系统方面注入了过多的精力,缺乏体现自己特色的应有坚持.其客观的结果不仅使我们至今都在怀疑自己有无哲学,且使诸多古代哲学资源失去了为现代化服务的可能,诸如对"因循"思想的忽视就是一个事实.因循是道家实践哲学里的-个重要概念.有着丰富的资源,作为概念,它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是在<慎子·因循>里,但其源头却在老子"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那里."辅"的行为不仅标明了行为对象为"万物之自然".且昭示了选择"辅"这一行为的理由为"不敢为"."不敢为"又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无不为"的理论运思所支持,"无不为"又为万物所具备的内在自能机能所保证.故确立老子"辅"的行为在因循哲学上的应有地位,不仅是中国哲学研究所必须,且也是因循哲学研究的前提条件,这是还老子哲学、因循哲学研究以时代当为的必须.  相似文献   
58.
论中庸的伦理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第一个明确提出“中庸”概念,并把“中庸”看作为“至德”。中庸,就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与中和之意。“中和”,是中庸的精髓。从伦理学层面看,中庸,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追求“和不同”的中和境界;在道德行为上,坚持“过犹不及”的理性精神;在道德选择上,发挥“随时中”的权变智慧;在道德规范上,坚持“兼德至”的辨证思维原则。  相似文献   
59.
刘光第明确提出了“取其长制其害”(或称“收其利制其害”)的西学思想。这种思想主要表现在主张采西学重实效促进富国强兵、宣传普种牛痘和戒除鸦片以及提出参用民权与重视报纸的社会作用等方面。刘光第的西学思想突破了洋务派的“体”“用”之争,是他参与维新变法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0.
论陶渊明田园诗的农耕文明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阅读的弊根是把陶渊明放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框架中来审理。其实陶渊明出任的直接原因是贫、饥,上有老下有小,归隐是由于他生于乡野,官场生活终不适应。在中国古代田园诗人中,唯有他笔下的田园世界呈现"可居可赏"的境界。他的诗风是农耕气质的伟大象征。他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分量和意义堪与屈、李、杜比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