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季羡林先生在做人处世方面,一向讲究行有格,从不做逾轨、缺德之事,始终严于自警自律。季羡林先生的秘书李玉洁回忆说,好些年前,季先生写过《为胡适说几句话》的文章。当时胡适的问题还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她劝季先生不要  相似文献   
42.
胡乔木,在中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他1941年2月~1966年6月担任毛泽东秘书,前后达25年之久。被誉为“中共中央一支笔”,参与起草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如《关于若干问题的决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等。“文革”后,著名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出自他的笔下,《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亦由他主笔……然而,他的身世,除了过去新华社电讯所披露的千把字的简历外,人们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43.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做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为了开展  相似文献   
44.
钱钟书纠错     
苏洁 《老友》2015,(2):9
钱钟书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自小就爱看书,尤其是《西游记》,不知看过多少遍。他的记忆力非常强,读书过目不忘,乃至任人从《西游记》中随便抽出一段来考他,他都能不假思索、流畅无碍地背诵出来。20世纪50年代,钱钟书被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参与翻译《毛泽东选集》工作。一次,在翻译中,钱钟书发现《毛选》中有段文字说孙悟空钻进庞然大物牛魔王肚里去  相似文献   
45.
胡乔木认为,做好秘书工作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善于领会服务对象的意图。田家英刚做毛泽东的秘书时曾向胡乔木请教,胡乔木告诉他:“要做好毛泽东的秘书,最根本的一条,是学好毛泽东著作,领会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46.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很多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和他的三位秘书的交往以及三位秘书的经历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47.
1961年初,毛泽东选择胡乔木到韶山农村作调研。按照毛泽东的计划,二三个调查组要用10天到15天的时间在浙江、湖南和广东三省作农村调查,然后到广州会合,向他报告。  相似文献   
48.
中共党史通史编撰成果历来是衡量党史研究水平和党史学科建设的一项基础指标。若追根溯源,1951年胡乔木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是有关系统编撰党史通史的起点。胡乔木编撰党史通史著作的实践逻辑,是他在20世纪40年代间所参加的党史研究活动。其中,《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的编撰范式主要有:开创了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史的先例;对重要党史事件和党的会议等作出了评析;奠定了党史分期的理论体系。在回顾党史通史编撰的历程时,学界要全面认知胡乔木开创的党史通史编撰范式对其后党史著述书写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49.
“文革”后的复出 胡乔木得到邓小平重新起用之后,成为邓小平身边的“笔杆子”。往日,胡乔木为毛泽东起草文件,如今胡乔木为邓小平起草文件。  相似文献   
50.
毛泽东的秘书胡乔木,被誉为“党内的第一支笔”,是“才学超群、在党内外享有盛名的学者和辞章家。”这对胡乔木而言,是当之无愧的。这是因为:第一,他对语言文字、文章(包括公文)原理做过精深研究,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第二,他撰写过堪称“经国之大业”的诸多宏篇华章,且形成了独特的美学风格。下面笔者仅就胡乔木公文写作艺术方面的思想做些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