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7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2篇 |
劳动科学 | 22篇 |
民族学 | 76篇 |
人才学 | 45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572篇 |
理论方法论 | 104篇 |
综合类 | 1495篇 |
社会学 | 259篇 |
统计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112篇 |
2022年 | 114篇 |
2021年 | 145篇 |
2020年 | 129篇 |
2019年 | 111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120篇 |
2014年 | 227篇 |
2013年 | 157篇 |
2012年 | 166篇 |
2011年 | 210篇 |
2010年 | 169篇 |
2009年 | 154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108篇 |
2006年 | 99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62篇 |
2003年 | 41篇 |
2002年 | 42篇 |
2001年 | 44篇 |
2000年 | 23篇 |
1999年 | 21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证言书写是战争文学的一种特殊存在,它依靠战争亲历者对自身体验的记录和回忆,“还原”碎片化的微观战争场景。因此,它具有展示真实历史片段的“实证性”。同时,对战争的反思亦反映了书写者对人类以及人类社会复杂性的深刻洞察。在日本,根据时空转换以及创作主体的不同,我们需要关注文人与庶民在战争前线、战争大后方以及战争结束后的证言书写。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它始终没有模糊历史与文学、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避免让读者陷入虚构化、文本化历史的境地。证言书写记录的虽然是个人的、零碎的体验或回忆,但却是宏大的、权威历史叙事的有效补充;它虽然是民间的,但既有与官方记忆相一致,也有不同或是相反的内容,而这部分“反记忆”恰恰是证言书写的最大实践价值——对国家历史编纂学科权力的挑战。 相似文献
52.
上世纪20年代,在北平成立的新月派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上一群知识分子之间的跨语际交流关系,余响远播,萦绕至今。随着他们之间往来书信的曝光,这段被传为佳话的东西方文化之遇,承载着彼时不同传统和场域的文化、思想、观念彼此照面,激荡并沉淀了丰盈的历史记忆。这场思想与文化的交汇实践,虽被岁月海浪冲刷掩埋,然而,从今天的文化与思想史语境来看,钩沉其意义和价值仍然显得非常有趣和必要。 相似文献
53.
鹿港经验是李昂小说创作中最重要的动力和源泉之一,在作者的地理书写中呈现出不同的演变轨迹和多重的艺术特质。在李昂的青春期创作中,鹿港经验主要表现为对古老传统的反叛和突围;随着创作深入,作家超越单一的批评层面,在鹿港经验中融入转型期社会的现实图景;成年后的李昂,更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冷峻观照不同文化碰撞中鹿港女性的双重生存现状,使得作品中的鹿港经验能够在开阔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环境中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有力的展现。 相似文献
54.
唐代疾疫对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激发了唐代诗人的创作欲望,也丰富了唐代诗歌创作题材与内容。唐诗中的疾疫书写为了解唐代疾疫与医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史料,而通过探讨唐诗中的疾疫书写,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唐代社会和唐人生活状态、身心状况及其与唐代诗歌创作之间的关系。唐代疾疫诗不仅表现了唐人与疾疫斗争过程中的强烈生命意识,以及疾疫所带来的心态之变化,诗中所写唐人疫病防治观念与巫医并举的措施,也体现了唐代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唐代疫鬼思想观念下的驱疫活动、医学发展背景下的医疗措施,以及文人学医、种药和馈赠医药等行为,共同为我们呈现出一幅特殊而鲜活的唐代社会生活画卷,为全面了解唐代历史文化和文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55.
口头和书面是民间文学文本存在的基本类型,在传承的方式上,形成了口传和书写的两种基本传承路径,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并形成互文关系。本文以青甘地区流行的关于蓝桥主题的故事歌为例,从民间文学的这一主题在不同历史时期文本内容到形式发生的变化,探寻口传和书写在民间文学传承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56.
介绍了自行组建的电子材料复阻抗分析的自动温控测试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机控制,通过Delta9023温控箱实现高低温环境、保温和线性变温,控温范围为-184℃-315℃,由HP4192A低频阻抗分析仪进行复阻抗特性测试,测试数据自动采集并实时绘图显示,用该系统对电子材料SrTiO3进行复阻抗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7.
近现代日本在率先成为亚洲经济与军事强国、走向帝国扩张之路后,从日俄战争开始至1945年战败,由于其把对我国东北作为其“帝国生命线”和侵略目标,故接连不断地对东北进行以帝国主义扩张为目的所谓“满洲风土”包括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暨社会文化在内的调查、书写与刊行。伪满洲国建立后又有“满映”的“文化映画”和科教纪录电影参与了对“满洲风土”的映写,还有近现代日本作家文人的“满洲想象”与现地叙写,构成了数量庞大的文化殖民主义文献。这些调查刊写总体的性质和目的都是为日本侵略中国的政治“国策”服务,隶属于“帝国”视域的知识生产体系,具有文化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逻辑与装置以及东亚殖民主义症候。当然,这些调查书写也包含和留存了某些具有知识性与学术性、历史性与方志性暨地域文化的较为完整的珍稀史料文献,对东北和内蒙古边疆史地研究及地方志修撰具有借鉴参考价值,宜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其进行实事求是的甄别与评析。 相似文献
58.
所谓“西方”,本身是一个历史的建构。欧洲特定的文化背景,历史上一系列的文化及社会运动,对历史思想和历史书写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得西方史学具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独特性,譬如强调进步和发展等等。然而这种独特性并不是一连串独一无二的特征,也不意味着西方历史著作的方式在所有方面都优于其他方式。归根到底,正是不同体系之间的冲突,尤其是不同“力量”之间的动态平衡,才构成西方历史思想和历史书写的特点。 相似文献
59.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流传下来了无数动人的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说.特别是经过历代史家的历史书写、民间百姓的口头传说以及后世文人依据一定历史记忆所形成的历史想象,使得这些历史故事与人物传说变得更加具体,更加形象、深刻.当然,历史的真实性也在这种传说与想象中变得越发模糊.三国时代刘备之孙夫人形象的历史流变即为此例.其最初是以一种没有被正史立传的模糊形象出现的,魏晋以后关于其成为(壤)矶娘娘的历史传说逐渐流传并日渐放大.年深日久,由于史书的散佚、文人雅士的艺术创造等原因,孙夫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便为历史记忆基础上所形成的孙安、孙仁、孙尚香等新的人物形象所代替. 相似文献
60.
蒋韵不寻常的个人生命史、文学阅读史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亲历,使她成了对爱与美的消失充满忧伤的那一代人的典型代表。因此,她执意以女性悲情书写唤起人们对爱与美的珍惜。这种强烈的内在心理需求成为她创作的初始动力源。蒋韵近30年的创作从未脱离这一动力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