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对当代价值哲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世界各国居于主导地位的价值哲学的基本理论特别是关于价值的本质的理论,崇拜自发性,导致理论混乱并长期停滞不前;当今世界存在着两种价值哲学,即理论的价值哲学和实践的价值哲学;当代价值哲学要走出困境,必须要有新思路;坚持全面、彻底的关系思维,既要反对唯主体论又要反对唯客体论;坚持逻辑一贯性;要区别事实和价值,不能将事实混同于价值;坚持以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导价值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52.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4):17-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剽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53.
《江西社会科学》2018,(5):35-43
事物自身显现是海德格尔以后现象学发展的重要突破,这一突破使得现象学走向了彻底化。艺术现象就是事物自身显现的显著例证,马里翁探讨"纯外观"概念,海德格尔探讨"物性"概念,都表明他们"让事物自身显现"的立场。马里翁用"偶像"的生成,海德格尔用"真理"发生,阐明艺术作品自发性的内在结构。两者都认为,艺术是一种让不可见者和不能见者变得可见的活动,是纯外观和物性的同时显现,也是作为整体的世界的显现,但它们的显现是非对象性的。  相似文献   
54.
康德在他的实践哲学中把对定言命令的可能性证明称为"演绎"。长久以来,学界都在讨论这一实践哲学中的演绎与理论哲学中著名的"先验演绎",尤其是与范畴的先验演绎之间的关系。文章分析了康德对于先验演绎的一般定义,并且具体对比了这两个演绎之间的论证结构,最终得出结论:尽管两个演绎存在一些具体论证上的差异,但它们的深层结构是具有互通性的,都同样符合先验演绎的基本特征。通过这样的分析比较,我们能够更完整地把握康德先验哲学在思辨与实践领域的复杂关系,并且使得一种系统性的先验观念论研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5.
1998年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出版发行中文译本,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或褒或贬,观点始终不能统一,而且有很多学者对于杰克.凯鲁亚克所代表的“垮掉的一代”这一文学流派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误读。本文重点论述误读现象及其对误读的辨证。  相似文献   
56.
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研究是企业会计行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自发性会计政策变更的盈余管理、契约动因、经济后果、审计鉴证进行了大量研究,国内对变更动机、市场效应、审计监督、盈余管理也进行了大量研究,二者在研究基础、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别。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研究成果,结合我国自身情况,规范与实证研究并用,同时注重应用多学科理论,为完善我国资本市场提出可供参考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7.
人类社会发展"合规律与合目的"的提法值得商榷.社会发展有规律无目的;人的活动有目的但不一定合规律.历史规律的自发性与人类活动的自觉性处于一种相互作用状态.人类社会至今仍处在由必然向自由过渡的过程之中.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正在于它是人类以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对自己社会总体性发展和发展方向的自觉规划.  相似文献   
58.
59.
周凡 《河北学刊》2006,26(5):16-22
在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视野之下,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被定性为客观主义的宿命论而遭到清剿式的批判。拉克劳与莫菲彻底扭转了这种高压指摘的一边倒态势,把长期以来被视为罗莎·卢森堡理论污点的自发性概念拨正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积极理论资源并作出了别具一格的解读。同宿命论指控将自发性纳入坚硬的必然性的做法截然相反,拉克劳与莫菲把罗莎·卢森堡的自发性概念当作寻觅偶然性的“黄金领地”。但是,他们寻求的偶然性,不是作为革命运动之起因和必然性之表现的辩证偶然性,而是在反资本主义的政治斗争中主体身份建构时的偶然性。拉克劳与莫菲认为,在罗莎·卢森堡那里,作为政治统一性的建构机制的偶然性逻辑受到多元决定过程之外的必然性逻辑的严格限制,从而导致了罗莎·卢森堡的两难困境和“双重空场”。只有勇于面对偶然性并实际地承认偶然性逻辑在形构政治一致性的作用,才能走出罗莎·卢森堡式的困境,才能填补失效的必然性退场后形成的空场,而这正是拉克劳与莫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诉求。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分析肺结核病变与自发性气胸的关系 ,以提高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7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 10 4例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发生于同侧或对侧的机率、临床表现、治疗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自发性气胸发生于对侧的 70例 ,同侧的 34例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肺结核并自发性气胸对侧多于同侧 ,发生在对侧时症状多较重 ,易形成高压性气胸 ,需积极减压治疗 ,且容易复发 ;同侧的症状较轻 ,但易形成脓气胸 ,治愈时间明显延长 ,需积极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