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在古罗马哲学长诗 《物性论》 的宇宙里, 偏斜不仅是原子最本质的属性, 也是人类自由意志 在物质结构最深处的理据。 原子在水平方向的自发偏斜打破了垂直下坠的 “自然” 运动和卢克莱修所称的 “命运的法则”。 但偏斜是否直接产生了自由意志, 当代学界对此有争议。 此外, 偏斜的自发性是否必然意 味着偶然性, 偶然性是否必然导致宇宙无法形成秩序, 人类难以拥有自由意志, 也是学者激烈争论的话题。 事实上, 至少在 《物性论》 的体系里, 自发性是对决定论的反叛, 它并非必然引向偶然性, 因为自发地遵 从自然法则是完全可能的, 但自发性可以保护偶然性。 偶然性并非负面因素: 作为创生法则, 它为宇宙的丰 富性负责; 作为人内在的特性, 它实现了个体阐释、 选择和行动的不可预测, 从而确保了自由意志。 卢克莱 修和伊壁鸠鲁哲学关于自由意志的论证在西方古典传统中独树一帜, 也最具自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