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13篇 |
免费 | 225篇 |
国内免费 | 12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894篇 |
劳动科学 | 72篇 |
民族学 | 111篇 |
人才学 | 214篇 |
人口学 | 29篇 |
丛书文集 | 1588篇 |
理论方法论 | 350篇 |
综合类 | 4338篇 |
社会学 | 997篇 |
统计学 | 6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95篇 |
2023年 | 244篇 |
2022年 | 241篇 |
2021年 | 278篇 |
2020年 | 227篇 |
2019年 | 206篇 |
2018年 | 97篇 |
2017年 | 159篇 |
2016年 | 213篇 |
2015年 | 267篇 |
2014年 | 647篇 |
2013年 | 484篇 |
2012年 | 580篇 |
2011年 | 607篇 |
2010年 | 582篇 |
2009年 | 670篇 |
2008年 | 677篇 |
2007年 | 480篇 |
2006年 | 357篇 |
2005年 | 320篇 |
2004年 | 259篇 |
2003年 | 225篇 |
2002年 | 211篇 |
2001年 | 185篇 |
2000年 | 144篇 |
1999年 | 65篇 |
1998年 | 41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陈阳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4,24(6):58-62
十九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在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表现出美国这一民族对中国文化的看法,折射出中国文化在美国的介绍、传播、影响和诠释.同时也体现了美国自觉意识的觉醒.他们利用东方中国的他者形象来企图达到言说他者和言说自我的目的,但是由于相当程度上的想象和偏见的存在,使得这一时期的美国文学中呈现了大量并不公正的中国"幻象". 相似文献
102.
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方云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1-85
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开了现代科幻小说的一代先河,以惊人的笔触揭示了一个现代悲剧的寓言式真理:不论是女人对写作的渴望,还是男人对孕育的渴望,都依靠生产怪物得以满足,两性都在怪物身上找到了自我的影子,一个怪物的产生都是由于对另一个的压抑.而男权,则是男性形象怪物化和女性书写怪物化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3.
104.
孙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417-418
《了不起的盖茨比》自出版以来有关其主题“美国梦”破灭的文章已为数不少,但对于其叙述形式的研究的文章并不多见。拟以叙述视角为切入点,探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叙事艺术,认为正是第一人称限制视角,多重视角转换和第一人称视角的复合化的独到运用使得小说取得了高超的艺术效果,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苏伟贞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87-96
1950年代前后,为数众多的文人开始启程离开大陆南向香港,架构了史上另一波的流动轴线。这一波南来文人力匡、贝娜苔、赵滋蕃、易文、徐訏等建构故乡─香港─异国─香港移动踪迹与书写墨痕,透过文人们生就具有的创作冲动交出可观的在地书写。这些作品字里行间所流露的不安、厌倦、自我退缩现象,在在指向了西美尔(Georg Simmel)"麻木"厌倦的心理保护机制论点,这为我们提供了重新思考南来文人重生或再生、归去或归来的刻画过程。在处境上这些南来文人并非一般认知的强者主体,反而是孤独、无助者。以此为视角,证成他们如何以书写呈现较少被视见的自保机制成为外显传媒的中介,进而铭刻异变时空下文人独特的心事与命运。 相似文献
108.
郭丽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心理健康是一种理想状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其实质和直接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其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地自我发展,其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充分发挥主渠道的作用,应注意学科教学要落实“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适应学生的个体需求,讲求实效;班主任工作要以学生为本;心理健康教育课要防止学科化倾向;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要防止医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9.
周胜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4):89-90
通过一件逾千元的月饼包装礼盒引发出对新技术洛可可风的担心和思考,后工业时代商品包装的附加价值被发挥到极致,产生了包装的变异;人类已进入第三个千年,在非物质社会里要反思并修正现代包装的定义及作用,并要求树立设计师伦理职业道德,加强环保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取向,牢固树立一切为人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设计师在社会上的精英作用. 相似文献
110.
自信心在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独立学院学生因为家庭生活条件优越、对自身期望值抬高以及他人的不良评价等原因而自信心缺失。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创建良好的“自信教育”环境,建立全方位的自我评价体系,改革教育模式,以教学促进自信,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