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13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管理学   894篇
劳动科学   72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214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1588篇
理论方法论   350篇
综合类   4338篇
社会学   997篇
统计学   6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95篇
  2023年   244篇
  2022年   241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647篇
  2013年   484篇
  2012年   580篇
  2011年   607篇
  2010年   582篇
  2009年   670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480篇
  2006年   357篇
  2005年   320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25篇
  2002年   211篇
  2001年   18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邓建英 《民族论坛》2008,(10):11-12
<正>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强调,"湖南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张春贤书记说,解放思想,就是要从自我封闭的束缚中不断解放出来,进一步树立国际视野,增强接纳外面人才的容量、接触外面事物的气量、接受外面经  相似文献   
22.
23.
面对激烈竞争的就业形势,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产生种种心理偏差,以致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因此,研究、分析大学生的择业心理偏差,引导和帮助大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调适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偏差──择业心理误区和择业心理障碍分析,进而提出心理调适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4.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科中的体现。下面就体育教学中学生  相似文献   
25.
李倩文 《科学咨询》2022,(11):69-71
为明确在校大学生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自我呈现策略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分层随机抽样的252名某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使用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年级在显性自恋人格的优越感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性别在显性自恋人格的权欲维度中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显性自恋人格的所有维度中均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社交网站中采用积极自我呈现策略存在差异,显性自恋人格与社交网站中积极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相关。针对此现象,建议大学生要客观认识自我,塑造健康的人格,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社交网站自我呈现策略的使用。  相似文献   
26.
自我判断保留由美国在1946年接受国际法院任意强制管辖权的声明中首次提出,该保留将其政府认为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排除在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外,现今仍有5个国家对任择条款作出该项保留。对自我判断保留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国际法院在过去的实践中从未做出过正面回应的判决,学者以及法官意见对该保留持有不同的态度。自我判断条款并不直接排除法院的管辖权,但是影响法院对援引该条款的国家适用的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27.
赵富强  胡伟  陈耘 《管理科学》2022,(6):97-112
已有辱虐管理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受害者的影响,而对施虐者自身的研究尚待丰富。领导者实施辱虐后心理压力如何缓解、人际关系如何重构、领导效能如何提升等,是推脱责任还是勇于担责,其推脱或担责的内在机制和边界条件如何,已有研究尚乏关注。基于领导身份控制理论,结合趋避框架,明确领导者施辱后为符合领导身份而对受害者的趋避行为(包括帮扶行为、和解行为和推脱行为)效应,探究自我反思和外部学习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机制,同时考察独立型自我建构和依存型自我建构起调节作用的边界条件,以实现其合格领导的身份感知。通过三阶段问卷调查,收集来自湖北、广东和上海等地区460份有效问卷,借助Spss 26.0和Mplus 8.3,采用路径分析和bootstrapping法,验证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辱虐管理对领导者趋避行为中的帮扶行为和和解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推脱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2)自我反思和外部学习中介辱虐管理对3种趋避行为的影响。(3)自我建构部分调节辱虐管理与领导者自我反思和外部学习之间的关系,独立型自我建构负向调节辱虐管理与领导者自我反思和外部学习之间的关系,而依存型自我建构正向调节辱虐管理与领导者自...  相似文献   
28.
纵观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一条重要经验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推进伟大的自我革命。深刻理解过去为什么能成功,必须准确把握自我革命的内在意蕴,全面把握党的自我革命的历史实践。充满信心地坚定未来能继续成功,就要充分认清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党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坚持自我革命“五个统一”的原则,才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29.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