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212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398篇
社会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在人类学本体论转向中,“泛灵论”与“自然主义”被视为两种相反的本体论,前者代表着社会与自然的合一,后者则反映出两者的割裂,是一种具有支配性的现代性本体论。近半个世纪以来,川西北羌族在现代化进程中有关树的多种知识在地方空间叠加、交织和共存,形成了人与树的多重关系,较为明显地呈现了两种本体论的碰撞。通过辨别和取舍具有不同本体论逻辑的有关树的观念与实践,可以看到当地人在不同情境中形成了对待树与森林的不同态度,最终韧性保持了由人物关系形成的归属感,同时也包容了外来的观念与实践,实现了经济转型。传统与现代资源管理模式在地方共同发挥着作用,并达到某种平衡。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只有认清两种本体论知识并将其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为自然主义奠定思想基础的是艺术理论家泰纳。泰纳提出种族、环境、时代三个要素决定文艺创作的理论。左拉接受了泰纳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自然主义理论,并用丰厚的创作实践身体力行。  相似文献   
83.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活跃于18世纪的休谟在《人性论》中围绕人的知性、情感和道德,建立起关于人性科学的一般原则。他根据经验观察的方法,论述情感自然主义,遵循怀疑主义的实践,呈现出丰富的人学思想。百年之后,19世纪的马克思从现实的生活出发,遵循辩证思维,阐释“现实的人”,强调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将人性放置在社会、实践、世界和历史的维度上,实现了对人性丰富的、具体的、动态的考察,实现了对休谟人性原则的现实超越。二位哲学家在人性思想的发展逻辑上形成了递进式的解构。  相似文献   
84.
自然主义,又可称为本能行动,写实是"自然主义"的一种表现.在清代文人小说中,大量表现出对吃食、钱财、经济、政治、人伦关系的隐忧,深刻地揭示了人的自然主义的人性和社会性.这些都突出地显示了清代文人对其时代的生存境遇的担忧和寄望.  相似文献   
85.
写实主义理论在日本近代的发展与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坪内逍遥提出的写实主义理论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催生了以二叶亭四迷为代表的现实主义文学的诞生,一方面为长谷川天溪等代表的自然主义理论提供了某些方法论的基础,从而引起人们对写实主义与自然主义在概念理解上的分歧。写实主义理论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发展与变异,是因为日本近代的写实主义与左拉的自然主义都与实证主义哲学有着或明或暗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当代灾疫防治的目标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兴 《阴山学刊》2010,23(3):12-25,44
当代灾疫防治必须以频频爆发、首尾相连的灾疫状态为逻辑起点,以反思批判面对灾疫的自然主义立场和扬弃灾疫防治的被动应急模式为前提,确立为"消解灾疫而学习、为恢复生境而节制、为生态安全而行动"的实践理性姿态,构建"在全球框架下重建生境、在国际平台上重建生态家园、在全球视域中创建生态文明"的三级目标体系,以重建生境主义价值导向体系、共在互存的整体存在方式和共生互生的动态生存方法为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87.
结构主义诗学试图探讨一种文学的意义产生机制,而非文学的具体意义,在这种诗学的总体任务下,文学批评被视作一种元语言。作为建立在对象语言之上的第二语言,它无法离开作品语言单独存在,批评不同于诗学,它必须对作品做出阐释;但作为一种描述性的语言,它又必须体现一种描述的科学程序,这种描述总是相关于一种诗学的规范,文学批评构成了作品与诗学之间的缓冲地带。而元语言总是具有自我批判的性质,也就是说,一种元语言总是会成为新的元语言的对象语言,文学批评必然导向对自我的重新审视和再次书写,这种无限书写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取消了结构,瓦解了诗学。  相似文献   
88.
"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这两个概念虽然文字表述不同却反映相同主题,实际是属于同一范畴的同一概念。每一种文学形式的出现皆有其特定历史渊源且与社会历史发展紧密联系。生态文学(或自然文学)的发展体现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它引领着人类自觉走进"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89.
从文化符号学的理论视野来看,"韩寒事件"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娱乐事件,而更是一次复杂的符号学事件:其内不仅交织着"符号化"、"去符号化"、"绝似符号化"、"半去符号化"等信息交流的符号运动嬗变模式,而且还撒满着"知识-权力"元语言跃动的文化表意的话语踪迹。  相似文献   
90.
语义悖论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都和语言符号的重指有关系。重指是不同层阶语言之间的循环指称。避免重指需要在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之间进行无限分层,但语言的单位和规则是有限的,元语言的层阶不允许是无限的,否则会造成无限的单位和规则。元语言的层阶划分必须有限,这是一种协调原则,这样就必然产生循环指称或重指。重指是元语言符号系统的一种性质,是悖论和形式系统不完全性得以存在的语言学条件。复杂的语言符号系统一方面促进了复杂的思维活动,另一方面也因为重指的存在使高层面的演绎推理活动存在不一致性或不完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