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6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27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56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821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旨在讨论描写句易位现象出现的语体环境、语用目的和语法制约。初步结论是:描写句主谓语易位现象多见于口语的问答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中,目的是强调谓语、表达感叹、便于衔接句子或急于说出谓语等,要受主谓语性质的制约。  相似文献   
22.
在"为人生"文论话语的理论行程中,王国维通过阅读桑木严翼《哲学概论》、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对席勒思想的介绍,选择性地接受了席勒的"审美人本主义"。在王国维的理解中,"描写人生"是席勒审美人本主义观念的具体表达,"人性完整"的理想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受此影响,王国维标举"诗歌者,描写人生也",在中国最早确立"艺术表现人生"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23.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作为明朝末年的作品,既体现了时代精神中的明朗之处,又体现了其阴暗的一面,即精华与糟粕同在。本文试从因果报应、贞节观念、自然主义描写等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24.
李云 《阴山学刊》2014,(3):39-42
《聊斋志异》中有着大量的原欲描写,在作者创作和读者接受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聊斋志异》中展现的原欲是人类内心深处一种原始的未加理性束缚的欲望,重视的是肉体之欢,而不是灵魂之爱。“各遂所愿,人鬼何论”,“千古之美人,皆在床闼”是其原欲主张,无论真假,无论人鬼,只要能满足性的欲望,就会有欢娱的性爱。  相似文献   
25.
自然环境是文明发展的载体,农业是文明发展的基础,一个地区文明的发展与这两者有着必然的联系。而这两者自身的发展,也并非是独立的。先秦时期西南古蜀文明的发展即是对这一看法的很好例证。  相似文献   
26.
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土家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记忆,同时受审美性理念的规约,更加彰显土家族的审美精神与审美价值。就目前来看,对于后者之研究仍缺乏关注。因此,笔者尝试从自然与文化的审美性关联对此做学理性思考,认为土家族民众主体认知与自然环境体悟对象皆以生命为美体现审美关系;双重的生计方式必然遵循自然美的原则;土家族社会发展和汉族、苗族的文化交融,对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文化生态形成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中华魂》2014,(23):F0002-F0002
地处秦岭巴山之间的安康市平利县龙头村,是陕西省安康市新农村建设的“样板村”,名列“中国十佳最美乡村”。这里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陕西省十大热点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2011年跻身中国最具潜力景区排行榜。  相似文献   
28.
《笑面人》是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的著作之一,该作品中对于人物的心理描写甚是精彩。本文以第二部第八卷第七章《人类的风暴比海洋的风暴更可怕》为例,对于书中的侧面心理描写进行了较为细致地解析,从更深层次揭露出人物内心的变化,为日后读者更好地理解该作品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9.
卡尔松的自然环境模式是在对西方传统自然审美中的两种艺术化模式——"对象模式"和"景观模式"的批判中提出来的,但他的自然环境模式本身仍然具有突出的艺术化倾向和对象性特征。通过艺术化途径,卡尔松对"欣赏什么"和"如何欣赏"进行了排除和缩减,使得无论是自然还是人本身的丰富性、完满性和自然性都受到了抑制。通过对象化方式,卡尔松把自然确定为对象领域,人与自然、人与环境被放置到主客体关系的框架中,成为相互分离、二元对立的东西,这使得他的自然环境模式缺乏一种真正的生态视野和生态精神。卡尔松自然环境模式的根本症结是其认识论对象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使他固守主客分离的理路和客观知识的理想,并妨碍他正确地提出恰当自然审美的目标。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可以为这种思维方式的更新提供理论支持与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0.
鱼与欲     
正伏尔泰的《查第格》一书中,有一段很精妙的"鱼"和"欲"的描写,读来让人醍醐灌顶。查第格是国王身边的谋士。一次,国王想物色一位廉洁的税务总监,请查第格完成。在十余人应聘那天,查第格却不到现场,而是陪国王在河边钓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