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1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96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13篇
社会学   55篇
统计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北非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片沙漠,因自然环境恶劣,这里又被称为“死亡之海”。在几千年前,这里却是一片水草丰饶的绿洲,有许多民族先后在这里建立了强大的王朝。后来因为气候的变化,这些文明先后都被掩埋在漫漫黄沙之下,只留下了无数美丽的传说。正是这些传说,让很多考古学家盯上了这里。  相似文献   
92.
科技文明在过去一个世纪发展迅速,其中最重要的第1个关键时期是工业革命后,人类的生活及工作型态逐渐与自然环境远离,过去运用动物、水、风力等可再生能源以协助人力不足的简单需求顿时改变,从机械与工厂运作,到交通运输、照明等,都开始对能源有大量的需求.虽然我们聪明地知道利用燃烧煤炭、石油来满足对能源的需求,但是最初没有人预料到这件事对地球环境可能造成冲击.  相似文献   
93.
传统美学以艺术为主要的审美对象,强调审美对于精神的塑造和存在价值的揭示,并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审美区域。审美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种艺术审美的模式,使得审美从艺术世界走向了日常生活。但是,在审美化中,审美受到商品逻辑的支配,越来越多地停留于感官感受,审美被一种无边无际的功利与物欲所包围。这种浅表的审美化使人受到异化和控制,它张扬了感性的外观却埋葬了存在的深度,在审美化中呈现的自我是一个没有质感、没有方向的空乏的躯壳。要超越这种浅表的审美化模式,审美必须与价值判断相结合,美学自身也应该与科学和伦理学相融合。在这一点上,环境美学和韦尔施的后现代美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4.
现代工程项目的特点是规模大、技术复杂、工期长、参建单位多,可以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危机四伏。工程项目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规划、工程成本的预测及投标报价都是基于对将来情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预测之上的,是基于正常的、理想的技术、管理和组织之上的。  相似文献   
95.
刘素芬 《山西老年》2012,(10):61-61
英国研究人员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对许多经常锻炼者的调查显示,在森林和公园等自然环境中锻炼有助于缓解压力和抑郁,改善精神状况,这方面的效果远好过在健身房等室内环境中锻炼。研究人员在调查了苏格兰近2000名经常锻炼者的情况,结果发现那些在森林和公园等环境中锻炼的人,出现抑郁等不良精神状态的风险比常人低约一半。此前曾有一些研究显示,在自然环境中锻炼有促进精神健康的效果,但多为小规模调查,本次研究调查的范围较大,有力地支持了这个观点。  相似文献   
96.
《藻海无边》是20世纪英国女作家简·里斯的代表作之一。里斯在这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这一独特的女权主义者代表形象。里斯在《藻海无边》中通过安托瓦内特这一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19世纪父权制下西印度群岛殖民地中女性、自然、男性三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借以表达她的生态女权主义思想。女性与殖民地的自然环境一样,同样处于被压迫的地位,都是父权制下的悲剧受害者。  相似文献   
97.
祖国医学有"天人相应"的养生之说,就是说人体要适应自然环境、季节气候的变化.其中,夏季养生的关键在于"清". 思想宜清静盛夏酷暑蒸灼,人容易闷热不安和困倦烦躁.所以,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平静下来,神清气和,切忌火暴脾气,遇事一蹦三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静自然凉".  相似文献   
98.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生土夯筑的民居建筑,造型独特、规模宏大、结构奇巧,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闻名于世。2000年4月,福建省政府正式确定由永定、南靖、华安三县的“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以“福建土楼”的名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福建土楼作为我国参评的唯一文化遗产审议项目,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99.
人类对于自身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探索由来已久。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学术界分为环境社会学(Environmental Sociology)和自然资源社会学(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两个截然不同的学科。环境社会学在国际学术界拥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它也经常被许多环境社会学家认为是涵盖自然资源社会学的范畴。然而,  相似文献   
100.
《家庭科技》2009,(2):33-33
人们通常认为,土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吃的都是天然食物,下的蛋品质好.因此,即使价钱贵,很多人还是愿意购买土鸡蛋,尤其是给老人、孕妇和孩子吃.那么,土鸡蛋和"洋鸡蛋"到底哪个营养价值更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