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52篇
  免费   282篇
  国内免费   99篇
管理学   856篇
劳动科学   52篇
民族学   209篇
人才学   225篇
人口学   54篇
丛书文集   2766篇
理论方法论   504篇
综合类   6783篇
社会学   807篇
统计学   377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28篇
  2022年   225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835篇
  2013年   641篇
  2012年   859篇
  2011年   865篇
  2010年   866篇
  2009年   816篇
  2008年   1028篇
  2007年   763篇
  2006年   634篇
  2005年   561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439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63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公孙龙的“白马非马”论是在中国文化系统内产生的 ,蕴含着深刻的中国文化特质。今之学者通常站在西方哲学和逻辑学的角度来审视和分析它 ,往往忽视了其作为中国文化和哲学问题的性质。从中国古代文化的语境角度去解读 ,可以发现“白马非马”论实际上不属于逻辑问题 ,而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认识论问题。它是“责实”问题 ,而非“共相”问题 ;采用的是“辨物察类”型分析法 ,而非概念逻辑 ;它是公孙龙特有的借以阐述其思想智慧的“道”论  相似文献   
92.
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感性的自然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相关性;人化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性关系的概括;历史的自然是对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历史与自然统一的;人本学的自然是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说明;价值的自然是对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满足与被满足、需要与被需要的价值关系的概括。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对于正确认识与解决全球性的生态问题具有多方面的启示与意义。  相似文献   
93.
杜甫诗歌集盛唐诗歌之大成,亦开盛唐诗歌之大变。历代文人论及杜甫的卓绝诗艺时,往往习惯于关注其诗歌创作的缘起、师承、流变与拓新,而对他植根干广阔社会生活土壤的别类才情罕有留意。事实上,杜甫固然是盛唐诗坛中博学求变的惨淡经营者,但他一身又兼具诗赋之外的多种才艺和爱好,而这种别类才情的融会贯通,反过来又促成了杜甫诗歌艺术的别开生面和异彩纷呈。诸如杜甫的咏马诗歌极貌穷神,冠绝全唐,缘自诗人的精通骑射、善鉴良马;杜甫的山水田园诗歌以画入诗,诗画交融,缘自诗人的擅长书法、妙识丹青;杜甫咏物诗所涉鸟兽草木种类繁多,意象迭现,获益干诗人的采药、狩猎经验和园艺知识;杜甫的闲适诗从容淡定,意趣天成,缘自诗人的闲布棋局、偶参禅道;至于杜甫的抒怀诗歌抑扬顿挫,声律多变,则缘自诗人的雅爱乐舞、时抚琴笛。杜甫多才多艺的文学潜质,遂使其苦难生涯中的所见、所闻与所历情不虚情,景非滞景,情景交融,触笔生辉,从而使得他的诗歌千汇万状,寄托遥深,极大地拓展了唐诗的表现内容并丰富了唐诗的表现手法。  相似文献   
94.
袁立国 《学术界》2012,(9):158-165,288
自然概念是现代政治自主性的逻辑起点,它表现为启蒙哲人把人性的自然维度确立为社会生活的根据和最终目的,由此产生了以私有财产权为核心的市民社会法权体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拒斥了启蒙政治对人的自然主义态度,认为人的存在是社会生产实践的结果、是历史的生成过程,共产主义是以人的现实存在为根据不断变革不合理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实现了政治哲学的存在论转向.  相似文献   
95.
96.
徐彬  何岚岚 《理论界》2003,(1):45-46
文化与人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虽然在历史上,文化与人的统一带有复杂的矛盾,而且往往是对抗的性质。但作为具有科学合理的主体性的人来说,文化能说明他的创造性程度,能说明他的能力和才干已发挥的程度。文化不应被看成是某种在人之外的东西,而是主体本身固有的活动,人是文化的主体。反过来,文化是人实现社会发展的领域,是形成、发展、成熟人的主体性的土壤性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必须在文化的视野下对人的主体性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97.
有关中国“公私”这一思想史上的问题 ,海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些讨论。我也曾发表过一篇论文 ,题目是“中国哲学中的‘公私之辨’”。[1] 在这篇论文中 ,我从宏观上讨论了中国哲学中“公私”观念的基本意义及其演变 ;其中第三部分的标题是“‘私’的抬头及其合理化倾向” ,我简要地考察了明清之际作为与“公”相对的“私”是如何被自觉并被合理化的。作为结论性的东西 ,最后我指出了中国“公私之辨”存在的问题及其克服的途径 ,强调要形成良性互动的“公私关系” ,就需要划定“公私”的界限 ,因为“大公无私”就容易成为其反面的“大私无公…  相似文献   
98.
西方国家大学城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天平  陈小东 《学术研究》2003,(10):116-118
在国外 ,大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约 90 0年的历程 ,而大学城的兴起则是 2 0世纪中叶以后的事。伴随着战后西方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 ,一批以大学为主体、以城市为依托、产学研一体化的特殊区域相继而起 ,并逐步演绎为“自然发展型”和“规划建设型”两种典型的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9.
赵亚兰 《兰州学刊》2003,(5):201-201
一个地区对财经信息的需求对都市报财经版并没有直接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前提下 ,都市报财经版必须走亲民化路线 ,挖掘出事实存在但处于潜在状态的受众需求 ,这就对都市报财经版上经济新闻的处理方式提出了不同于全国性纯财经报的要求。传播学研究表明 ,读者总是以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衡量信息 ,越是同熟悉的环境相符合的信息越容易被接受 ,而一条好新闻的价值体现在趣味性、接近性、知识性、权威性、指导性等几方面 ,从这个角度出发 ,都市报财经版在确定报道方式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信息本地化并突出对读者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结合都市财…  相似文献   
100.
人类最初从自然中寻求价值秩序的起源,这表明自然本身就蕴含着价值和规范,是“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到了近代,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历史观念的成熟,人们开始区分事实与价值.事实与价值的区分孕育了历史主义,古典的历史主义由于坚信历史的意义并没有陷入事实与价值完全二分的境地,从而避免了虚无主义的困境.而“回到自然”式的克服虚无主义方案制造了自然与历史的二元对立,表征了价值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二元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