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一、"城中村"是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现象 所谓"城中村",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快速推进而把周边地区部分村落及其农用地一起纳入城市用地的范围,使大部分农用地的性质由集体所有制转化为全民所有制,而在征地过程中返还给乡村的用地和以前的村民住宅用地、自留地等则维持征地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在维持征地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变的土地上以居住功能为主、且深受城市影响的农村社区. 相似文献
12.
13.
农产品质量安全刍议: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来自湘赣苏三省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农户作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执行者,其农业生产行为是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源头。 鉴于农村地区农户兼业化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农产品质量安全落脚于农药施用环节,探究农户兼业对其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机制。 研究发现,农户兼业化后,会减少田间管理的农业劳动力投入,导致农药施用量的增加。 但这一路径中存在一定的偏误,兼业为农户带来家庭总收入提高的同时,也提升了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农户作为“二元身份冶的载体,便会减少自留粮食耕地上的农药施用量。 文章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修正,还原农户兼业与农药施用行为的真实影响程度,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母亲没有工资,因为她一生都是家庭妇女。煮饭,洗衣,操持家务,抚养我们兄弟姐妹4人。家里的经济收入全靠父亲在地质队煮饭的工资,除此之外便是自留地上的几棵果树了。穷家难当,但母亲仍用她纤细的手、细密的心,让我们吃饱穿暖,从未让我们受过饥寒,即使是在最艰难的年月,那些双职工父母的小伙伴还很羡慕我们。但我们想, 相似文献
15.
在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我国农村集市贸易经历了从关闭到有限开放,第二次关闭到重新恢复,再到进一步恢复的曲折历程。总的来说,这一时期我国的农村集市贸易政策是管得过严、管得过死。关闭农村集市、限制集市贸易是因为夸大了农村集市贸易冲击计划市场、滋生“投机倒把”和产生资本主义等消极作用;开放农村集市、恢复集市贸易是因为认识到了农村集市贸易在促进农副业生产发展、活跃城乡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64年,长治市黄碾附近的农村,农民全靠挣大队工分养家糊口,吃不饱,穿不暖,于是有些农民在房前屋后种点“自留地”,有经济头脑的跑点“小买卖”来维持生活。“四清”时这些事都被揭发出来了。根据这些事情,赵树理编写出剧本《十里店》。正好赶上当年9月山西省革命现代戏公演, 相似文献
19.
今年8月我第五次回到了我的第二故乡绥中.我与绥中有“三情”:友情、爱情和乡情.我在那里收获了友情,捕捉了爱情,还留下了深深的乡土之情.1958年夏,我从辽阳师范毕业被分配到绥中第二中学(又名前所中学),一直工作到1963年夏调到海城中学. 相似文献
20.
柳森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91-96
自留地最先出现在东北、山西等老解放区一些农民自发的合作化运动中,1950年代末取得合法地位,此后经历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两收两放",在国民经济调整期间最终固定下来并延续至今。自留地的恢复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集体化时期的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