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0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3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3篇 |
人口学 | 8篇 |
丛书文集 | 77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228篇 |
社会学 | 7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20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4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情人誓言背后的真情与假意——《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复调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延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6):103-104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奥斯丁留给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一份珍贵遗产。通过以巴赫金的复调理论为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重新解读,可以发现小说在角色塑造、场景铺设、叙事结构几个方面都体现了被巴赫金称为"多声部"现象的复调特征。凭借这些复调特征,小说为我们更详实地了解英国19世纪初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32.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剪灯新话》作为明代一部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传奇小说,所写的婚恋故事颇具特色,故事中男女双方的恋情多是曲折感人的。作者不惜笔墨地描写了双方如何结缘、如何寄情传情以及恋情发展的结局。内中故事跌宕起伏,感人至深。书中二十一篇作品渗入了作家丰富的学术思想。其求实的治学态度、着眼全局的创作要求、对儒家传统伦理道德体系的重视、对儒释道三教的广纳博采于《剪灯新话》中都有深刻的体现。 相似文献
33.
陈明秀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6):165-169
妇女解放是"五四 "时期民主知识分子备加关注的一个问题.伴随着"人"的意识的觉醒,追求人格独立、个性自由、婚恋自主已成为"五四"时代广大知识女性的自觉要求,"五四"时代女作家本身就是这样一些知识女性.文章从分析她们的作品入手,论述了女性自身对"自由"平等"的不懈探寻. 相似文献
34.
叶文振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正【主持人语】一个人的婚恋观决定他(她)的婚恋选择,甚至通过他(她)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名望,对他人的婚恋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进而推动一个社会婚恋文化和制度的变迁。本专栏讨论我国当代婚恋观的现状和变迁,以及对婚姻发展的社会干预,我以为是非常有意义的。《福建省女大学生婚恋观实证研究》把学术努力投向女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是独具匠心的,这篇文章最重要的贡献在于用更具代表性的抽样资料比较客观地反映当代女 相似文献
35.
高芳艳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95-97
萧红是一位极富才华的现代女作家,她在作品中观照最多的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广大农村劳动妇女,萧红以“越轨的笔致”大胆真实地描绘了这些女性在婚恋中怵目惊心的悲剧性生存状态,彻底消解了爱情的甜蜜,颠覆了情爱的愉悦,甚至否定了女性生命创造的内心喜悦及生育创造行为本身的伟大、神圣,这种极其另类的书写与萧红自身的情感经历有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36.
洪树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
人与异类超现实婚恋遇合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题材之一。与先秦诗赋里的人神恋相比,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中的超现实婚恋遇合的表现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异类形象直接显现,并与人间男子(或女子)发生性爱纠葛,异类女性具有美丽的外形,在性爱上表现出积极主动。这种表现形态的变化折射出世俗社会男人的好色和性幻想。 相似文献
37.
唐代情爱传奇是唐代文士根据他们的情爱体验而创作出来的作品,在这些传奇中男性操纵着话语权利,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男权主义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来叙事,故这些情爱传奇中深刻体现了男权语境中的文士的隐秘心曲.一方面,它折射出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文士在本能欲求驱动下的色欲心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文士对人的灵性和至情的强烈追求. 相似文献
38.
徐杨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中国现代文学婚恋叙事中的"第三者"乃是一个现代认识装置,它是现代婚恋观念的普及及其制度化所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现代文学场域中的"第三者"可以归结为两股叙事潮流:一是以五四运动中的重要作家为代表的启蒙文学潮流;一是以蛰居上海的现代主义作家叶灵凤、穆时英为代表的先锋文学潮流.二者之间偶有重合之处,它们所蕴含的价值、道德、伦理判断依然泾渭分明,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39.
论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鸿声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中国的妇女解放历程与西方存有差异,没有完全依赖极缓慢而又时辍时续的工业化而发端,而系由五四新文化先驱在文化范畴上提出。但近现代中国都市的经济结构、家庭结构与意识结构并未因妇女问题的较早提出而发生根本变化,女性以经济独立而获得广泛的社会化实无可能。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都市女性形象便被这一社会历史状况所规定,是一个具有历史连续性的系列整体。除少数参与社会革命而获社会角色外,多数依传统家庭模式与资本主义金钱文化规律而获得角色。 相似文献
40.
曾琪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9,28(4):346-349
20世纪30年代初的女作家沉樱从自身的婚恋生活经验出发,对五四时期现代家庭生活作出新的体察和揭示,客观地描摹出一些新女性在满怀希望走进婚恋生活后内心所感受的空寂与焦虑,同时也大胆地表现出这些女性对于自我欲望的发现与表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