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04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40篇
人才学   44篇
人口学   62篇
丛书文集   210篇
理论方法论   155篇
综合类   590篇
社会学   321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王阳明对《中庸》诸范畴多有新解,特别是在对"中"与"和"的阐释上,阳明提出了"中和一体"、"和上用功"、"良知即是未发之中"以及"致是良知而行,则所谓天下之达道也"等重要思想。阳明晚年思想归结于致良知,他用良知来诠释中和。阳明的这一良知中和观,在宋明理学中和思想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2.
大盐中斋在思想学术上以阳明学为立足点,兼收程朱,其思想以"太虚"为核心,归太虚就是要遵从天地万物之理,成就圣人境界。要归太虚,必须致良知;而良知为气质所拘束,只有变化气质,消除气拘物蔽,达观生死,才能使心复归太虚本体,真正达到致良知;与致良知相对而言,去虚伪也是归太虚的一个方法,即祛除人欲虚妄以显现灵明良知。  相似文献   
53.
《当代老年》2013,(5):8-10
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坐落在武汉市蔡甸区、长江北岸的大军山脚下。1972年,郑美文被调入未管所医院任护士长。当郑美文第一次看到那么多“小光头”在操场上操练时,她的心里有股说不出的滋味。在给未成年犯看病的过程中,她发现,有的孩子家庭残缺,长期无人探望,极度渴望与人交流;有的人没病装病,企图逃避改造;更有一部分未成年犯存在脱逃的思想。已经不记得是在哪次看病的过程中,开始了第一次谈话、有了第一份牵挂。  相似文献   
54.
学术界对宋明理学的研究一般以本体、境界、工夫为理论重心。在儒学德性修养理论体系之中,本体、境界与工夫之间是一种"互文性"的关系。在阳明心学中存在着两种工夫理论,它们体现着阳明心学德性修养论的基本特点。通过对这两种工夫论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阐解本体、境界、工夫三者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55.
刘光顺 《理论界》2009,(2):116-117
本文主要从王阳明先生对良知的有关界定、看法入手探讨他致良知学说的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并就有些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6.
王阳明的心学教育思想以“良知”说为出发点,在良知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与“明伦成德”的教学内容,并以“成圣”为最高理想。其独具特色的心学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有着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57.
宋道贵 《兰州学刊》2008,(11):17-20
王阳明的良知教以人之道德实践作为归宿,即良知作为人先天的道德意识,它是判断一切现实是非善恶的标准,顺良知之发,则一切行为无不合天理,由此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为学问的主脑工夫。而另一方面,当王阳明的视野从人类社会扩展到整个宇宙时,良知又超越了作为心之本体的存在形式,上而为“造化的精灵”,它“与物无对”,它“生天生帝”,天地万物都以之作为存在的基础与本质,这样在存有论的意义上良知就成为一种实体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58.
一个社会走向繁荣,尤如一条河流汹涌向前,是必然要伴随着泥沙和沉渣的泛起的。美术界也是如此。但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有清明的声音,尤其是要有更多有艺术自觉、社会良知的艺术家,用自己真正的作品来证明。如此,如南海石农先生所言——通向“罗马”的道路就会更直接一些。  相似文献   
59.
关于养老“时间储蓄”的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养老“时间储蓄”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调查和访谈 ,本文分析了“时间储蓄”的内涵 ,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 ,并从经济学和社会学两种视角审视“时间储蓄”的社会效用 ,说明“时间储蓄”面临的困难和对文化制度建设的意义 ,结论认为“时间储蓄”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论证 ,需要在正确的认识指导下确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在一定区域内试点 ,进一步总结经验 ,证明其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60.
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约翰亚伯特大学,25年都在讲授中国历史的李光华教授,他不是成天关在书斋阅读故纸的老者,而是被誉为社会良知、理性化身、精神之邦的学者、加中友好协会及亚太地区传媒中心的主席。 默默耕耘的主席 刚从北大会友的繁忙里脱身出来的李光华老先生,来不及喝上半杯茶,又迎着门铃的响声为记者打开了大门。 首映记者眼帘的李光华,看上去不像位主席。身穿普通的白衣黑裤,霜白的鬓角上架起的那副金丝眼镜后,透出的是智睿和谦恭的神采,没有济世为怀的炫耀,也没有救世主般的慑人气派。只听到他浓浓的粤语普通话“听说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