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41篇 |
免费 | 11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06篇 |
理论方法论 | 25篇 |
综合类 | 361篇 |
社会学 | 20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31篇 |
2013年 | 34篇 |
2012年 | 53篇 |
2011年 | 41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37篇 |
2007年 | 25篇 |
2006年 | 33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602.
603.
604.
605.
606.
许俊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8-24
台湾新文学史的叙述向来难摆脱民族、政治的纠葛,或以政治上的反共、解严为依据,或以文学思潮上的写实、现代、后现代为依据,或以文学社团的成立为依据。本文仅对目前可见的几种分期,加以描述,并略做检讨。日据时期的台湾新文学分期,不应该被简单划分为一个殖民统治时期,目前较普遍的一个分法,是将日据台湾新文学划分为三阶段,第三阶段从1937年中日进入战争前夕到日本战败的1945年,几乎没有异议。战后台湾新文学史的分期,各论者亦有不同的看法及理论依据,最为常见的是以十年为断的分期法。唯每一种主观的论述,各照一隅,互有得失,台湾近百年的新文学究竟该如何分期、如何叙述,有待于作进一步反思。 相似文献
607.
分析了静态分期平差与动态平差两种变形监测数据处理方法的区别和特点,从理论上证明了采用动态平差方法处理静态分期平差问题的结果与静态分期平差结果一致,指出动态平差对静态分期平差有良好的概括性。 相似文献
608.
略论中国法律语言史--兼与刘愫贞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炯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32-35
指出法律语言史是法律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并就中国法律语言史研究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09.
610.
王向远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1):50-56+153-154
19世纪末日本的那珂通世最先以“上世/中世/近世”的西洋式历史分期法来撰写中国通史,接着内藤湖南提出“宋代近世说”并进行论述,后来宫崎市定予以继承和发展,且将“近世”与西洋史上的文艺复兴时期相对应、相比较,遂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史亦即所谓“东洋史”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上古/中古/近古”与“上世/中世/近世”之间、“近世”与“近代”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逐渐明晰,“近世”的内涵逐渐得到确定和确认。“近世”既是“中世”后的时代,也是“前近代”的时代,是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这样的“近世”不仅是东方史的分期术语,也成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历史性质的判断用词。“近世”论以及“上世/中世/近世”分期法,打破了以往以改朝换代为线索的史撰模式,将东洋史纳入了世界史体系,又颠覆了西方人关于东方历史只有改朝换代周而复始的历史这一刻板的印象,具有很强的史学理论价值,不仅对日本东洋学、东洋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中国20世纪后一百多年的历史学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