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乔治·艾略特的作品有两个突出的特点:深刻的道德说教和折中的女性主义,将艾略特作品中这两个特点结合起来研究的还不多见。本文将艾略特的女性观和宗教观结合起来分析小说《亚当·贝德》,在小说的细节中找出它们的相同之处,以此来探析艾略特的女性主义和宗教观。  相似文献   
22.
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玉娇教授撰著的《诗化哲学:T·S·艾略特研究》一书,于2010年5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来自作者的博士论文,参考资料都是英语原版书籍,除提要外,正文都用英语撰写。  相似文献   
23.
T.S.艾略特被公认为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但他的代表作《荒原》中将生死边界消融、宗教理想融合的观点体现了后现代所弘扬的多元统一的理念。而缺乏中心情节的断片式呈现,以及对神话传说的复制拼贴是后现代主义诗歌常用的技法。  相似文献   
24.
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中西方思想的重要体现。这种模式不仅表现在宗教、政治、哲学上,还表现在文学创作中。艾略特的《四个四重奏》却因其对现世世界的否定和对理想世界的失望消解了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对西方现代社会的准确摹写,对文学传统的彻底反叛和对后现代文学理论发展的精准前瞻。  相似文献   
25.
九叶诗人穆旦,为中国新诗的现代化作出了独特的思考与探索.穆旦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诗人艾略特和奥登的诗歌创作原则,同时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创作进行反思,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中确立了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相统一的诗歌观念.在语言的运用上,追求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现代汉语书面语.在诗歌艺术上,通过智性化抒情,使现代生活与哲理思索叠印在一起,在艺术与现实间求得平衡,为中国新诗的成熟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式.  相似文献   
26.
T.S.艾略特早期的部分诗歌和散文及信件中都有反犹指涉.其反犹倾向表现为他一方面对犹太人控制社会经济命脉的憎恨和忧虑,另一方面又把犹太人描绘为低劣龌龊的一族.究其根源,其反犹倾向即便不是出于主观意愿,也是其成长于其中的美国中西部和新英格兰反犹文化传统的集体无意识的自然投射.  相似文献   
27.
本文从艾略特早期哲学思想中考察其追求诗歌的“隐晦”目标,并通过中西诗学观点的比较指出艾略特的“哲学诗歌”误区,这一误区导致他在早期诗歌特别是在《荒原》中使用“生典”和“硬典”的修辞败笔。  相似文献   
28.
本文探讨了20世纪现代派代表诗人T.S.艾略特的“非个人化”诗学理论以及其深刻内涵,和诗人提出此理论的目的和意义。论文指出“非个人化”诗学强调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主体缺失,客体显现,反映了其对浪漫主义文论的反对,和向西方理性主义的回归。这种诗学观与中国传统诗学中所提倡的以无我之心观察万事万物不谋而合。这种“无我”之境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类中心论和情感中心论,从而建立人与历史,人与自然的共时的互相响应。  相似文献   
29.
复国主义思想在犹太族群内部存在分歧,他们无法就锡安山建国是否符合上帝旨意达成一致.《丹尼尔·德隆达》未强调犹太族群内部之异见,未展现业已居住在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利益.艾略特在小说的文本场域中行使权力,有意识建构了犹太复国主义主题,反应了19世纪欧洲民族统一和民族国家建立这一政治风向,反拨了当时欧洲社会流行的反犹思潮,强调各民族和谐共存的政治理想.不可否认,小说家无法彻底摆脱现实中的帝国思维影响,但后世评论家不应就此批判艾略特滥用犹太复国主义主题,苛责其对巴以冲突等20世纪国际政治环境变化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30.
艾略特看到这份读书报告后,惊讶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因为许多年来,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一点。高兴不已的艾略特主动要求做基辛格的导师,而这可是许多哈佛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呀!此后,艾略特开始把自己的心血全部倾注到基辛格身上——教授给基辛格一套完整的保守主义政治哲学。后来,艾略特又推荐基辛格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他在推荐信中这样写道:“基辛格是我过去10年来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他在思想深度和哲理洞察力上无人能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