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3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75篇
管理学   1164篇
劳动科学   62篇
民族学   324篇
人才学   330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392篇
理论方法论   562篇
综合类   6679篇
社会学   1062篇
统计学   90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88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212篇
  2019年   24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92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414篇
  2014年   776篇
  2013年   702篇
  2012年   763篇
  2011年   933篇
  2010年   888篇
  2009年   850篇
  2008年   1658篇
  2007年   1101篇
  2006年   649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88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89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88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为抗大第三期毕业的同学作了<论待人接物问题>的演讲,对干部和青年在待人接物方面提出了要有伟大的胸怀和气魄、要有循循善诱与诲人不倦的精神、对人要有很好的态度、要适当对付"坏人"等要求.这些要求蕴涵了张闻天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宽宏大量、博爱仁慈,至诚忠恕、言而有信,从谏如流、敬谨周密等伦理思想.这些伦理思想对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2.
通过双向式教学法的引进,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中国美学的人生境界追求为理论基点,系统阐释了阳明心学的美学意义。文章指出,阳明心学以心灵为统摄,以感知和体验为基础,以良知为内容,以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为追求,是其基本的美学意义所在。同时,文章从更深层次阐释了阳明心灵美学对中国美学的本质性意义。  相似文献   
104.
信息查寻行为的认知心理学模式述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凡迪  范立国 《理论界》2004,(3):174-175
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对信息的查寻与获得已成为现代人必备素质,因此,对于受众的信息查寻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研究成为当前各相关学科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对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研究在如图书馆学、情报学中早已开展,但将重点放在个人对信息查寻时的心理行为与确认决定行为因素的研究却最早始于1959年威斯特利(BruceWestley)和巴罗(LionelCBar-row)。快速发展的信息环境,受众信息查寻行为范式的研究问题受到了心理学、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等多学科的关注。在这其中基于认知心理学模式的构建,更为追寻受众信息查寻行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提供了独…  相似文献   
105.
试论社会文化与语言联想意义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语义学的角度出发,语言的意义分为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其中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组成语言的联想意义。社会文化对语言的联想意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的联想意义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语言社团的文化观念,充分反映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6.
自然人是近现代民法上的最为基础的概念,自然人的规定不仅仅是相对于法人而言,而有其独立的价值和意义。究其实质,自然人的思想反映了启蒙思想对法律,尤其是民法的最为根本性的影响。自然人思想构成了近现代法律的基础,也是国家与个人重新统一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7.
实践是人的对象性活动,而人是一种实践的存在。在实践活动中,人把自身之外的一切存在都看成了自己活动的对象,看成自己的客体,与此同时,也就使自己成为主体性的存在。哲学史上唯心主义把认识的主体看作精神性的存在,把认识的客体看成是精神性的主体之所创造、旧唯物主义把主体仅仅看成是认识者,没有看到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而把客体仅仅看成人直观认识的对象、没有看到客体也是人实践的对象。本文在整理马克思主义学说思想基础上以实践为根本,以马克思主义区别旧唯物主义提出的"能动性"为着眼点,加以论述,确立实践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以丰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论要求,尝试"和谐社会"构建理论的思维视野的拓展。  相似文献   
108.
危机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现象,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关于非连续性教育形式的思想,主张通过教育使危机成为人类走向新起点的机会。危机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它既是促进人类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创造新知的契机,也是个体实现人生的跨越与转化的契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把危机教育作为重要的主题。进行危机教育在策略上要善于把握时机,把教育建立在取材、表达和师生沟通的真实性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危机中的负面情绪和启发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09.
改造国民灵魂一直是二十世纪中国精英知识分子所面临的重大命题。相隔近半个世纪,沈从文与韩少功在同一面旗帜下聚合,以如椽之笔创作了各自独特的“湘西世界”。两人独立的人格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把握对当代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正史之所存,美之所存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现代化,这是一场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念到教学方式的全面深刻的变革。课堂上少了专制,多了民主;少了僵化,多了生机;少了批评,多了鼓励;课堂充满了诗意、智慧和激情。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