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6篇
  免费   252篇
  国内免费   41篇
管理学   429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80篇
人才学   89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2389篇
理论方法论   379篇
综合类   4616篇
社会学   509篇
统计学   6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9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45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24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740篇
  2013年   485篇
  2012年   524篇
  2011年   545篇
  2010年   553篇
  2009年   537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10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35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22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35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致良知"是王阳明道德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挺立道德主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精神,意即"我"作为一个完满自足的道德主体,能够成就自身德性,并将"我"之"灵明"融入万事万物,使其浸染"我"之道德精神,纳万物入"我"之道德世界;秉持慎独之功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特质,他尤为强调在"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域用力,主张通过"省察克治"、"破心中贼"、"存养夜气"等一系列内在工夫杜绝恶念、塑造新我;至达中庸之道是王阳明"致良知"思想的伦理归宿,他特别注重"喜怒哀乐之未发"、"勿忘勿助"、"无适无莫"作为"致良知"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992.
王瑶与陈寅恪不仅有师承关系,而且在学术路径上也交集颇多。总体而言,二者不仅在求是这一学术目的上颇为相合,其实现这一目的的学术路径,诸如"从史实中求史识""了解之同情""内热的心情"等,也很是类似。  相似文献   
993.
“无为”作为先秦道家基本点,被视为其“出世之学”的重要体现。但老庄从未离开现世,他们都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态度,并希望自己的政治理想能够在“人间世”得以实现。而从“无为而治”的角度,老庄的政治哲学体系呈现出一种美的展开。当我们回溯到原初的政治哲学与文化生活时,实现理想的人类生活,可以算作政治的根本目的,就此意义而言,这与美学的根本目的具有一致性。由此我们可以寻求到“政治关学”的概念。而道家的政治美学,外在为“无为而治”,内核是一种呈现之美。它的通达,最终是为了能够实现其至德之世的理想人类生活。  相似文献   
994.
以禹庙"梅梁化龙"故事为研究线索,梳理古籍文献与文人诗歌文本中"梅梁"信仰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有简单到复杂的"滚雪球"似的演变积淀过程,并分析此信仰形成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995.
大学的生命力在于精神存在,大学精神是大学价值的最高表现形态。大学精神的本质属性有三大特征,即大学本质性的集中体现,大学价值性的体现,嬗变性与普适性的二维性。当今大学精神出现了危机。只有正确处理好大学精神与大学理念、"道"与"器"、古与今、共性与个性、墙内与墙外五大关系问题,大学才能彰显大学精神,才能恪守大学之道。  相似文献   
996.
正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Ronald H.Coase)在其《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一书中,评价发轫于1978年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中国经济转型,认为这是"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韩永文同志的两本经济文集《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上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年出版),反映的就是对这一"伟大经济改革计划"的思考、研究与推进。认真研读这两本文  相似文献   
997.
从"--"、"--"二爻象征男女生殖器这一基本的表意单位出发,《易经》将世间的万事万物统统视为两种相反相成的原始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用这种观点来揭示宇宙和人生的奥秘.这种卜筮思想不仅为以后的儒、道两家分别站在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不同的立场上进行哲学阐释奠定了基础,而且导致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不同选择.  相似文献   
998.
999.
颜世安 《河北学刊》2005,25(1):88-91
周群认为,文学之士在思想史上的作用是思想史研究中有待开掘的一个领域.文学之士的思想创制较儒士灵活自由,对个性解放思潮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荡越"思想也容易引起传统势力的诟病使其所信奉的思潮而很快消减;他们的思想贡献因文名所掩,常常被忽略.颜世安尝试从历史角度来研究古代人文思想的"超越性"取向,具体则落在春秋前中期的诸夏认同和华夷之辨这一"点"上,由此方可显现<论语>中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观念背景.方旭东认为,思想史边界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与思想史这门学科的特殊性不无关系.这种特殊性,使人对思想史的合法性产生怀疑.因此,思想史只有将人类历史上对时代精神课题作出归纳并试图作出解答的富有启发意义的思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才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1000.
张爱玲的小说<霸王别姬>中虞姬形象体现了女性主体意识觉醒的二重性.她沉于男性父语霸权之中,只能以死亡来唤醒女性意识,体现女性主义意识解蔽与塑造的艰难.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应树立对话与平等的理性观念,使女性主义的价值维度在历史性(时间性)维度中展开,走向批评的理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