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3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37篇
管理学   53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76篇
人才学   39篇
丛书文集   991篇
理论方法论   160篇
综合类   3250篇
社会学   23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142篇
  2014年   281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320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35篇
  2006年   282篇
  2005年   254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4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时振营 《劳动者》2005,(6):24-24
绘画艺术教育是以绘画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与艺术有关,确切地说,都受制于艺术本性。艺术作为创制意象的心灵活动,无论倾向再现还是倾向表现,其所构制的意象,作为心灵创造的世界,就不是实际的现实世界,而是一种虚拟的世界,想象世界,意象世界。就意象而言,艺术创造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超越,是非现实的。可以说,艺术就是一种意象活动,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借助一定的感性物质媒介,意象物态化而构成艺术品。  相似文献   
992.
对联与意境     
对联作为汉语言独特的文学样式,是汉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拟从对联意境的分析着手,利用"意象的和弦"、"假平行"等原理对意境的生成进行探讨,说明对联对拓展思维空间,激发想象力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李瑛 《学术交流》2005,(2):168-171
中国古代诗歌史中的送别之作,从《诗经》的比兴托物,汉魏时的率真直抒到六朝的绘景写心,逐渐趋于成熟完美,到唐五代时达到了物我浑融,形神兼胜的境界。唐人送别诗意象的高度情思化包括三种情形:即情中景,景中情和情景的“妙合无垠”。这就使得送别诗的情感含量大大增加,艺术感染力明显增强,具有了超时空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在中国古代诗歌重译中,词语差异在译入语的诗句中特征显著。本文分析词语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词语差异所给予读者的美感效应。  相似文献   
995.
模糊性是构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特色的原因之一。它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它是指事物之间处于渐变状态的中介、过渡与延续.亦指主体对客体认识的一种不确定的性态。模糊性的生成与诗人的思维方式、美学观有不解之缘。古典诗歌的语言因素和描写手法有助构建显著的模糊性特征。  相似文献   
996.
张敏 《学习与探索》2005,(4):108-111
作为现代派文学潮流中最早和最具影响力的一支,象征主义对20世纪文学开放系统和多元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公立象征和私立象征是象征主义诗艺与传统诗艺在象征表现技巧方面的本质区别,该区别决定了象征诗歌意象与传统诗歌意象呈现出系统性和分散性的不同特点,并使其在诗歌的思想意蕴上表现出朦胧化和明朗化的相异特色,最后导致了诗歌阅读者由读者的被动接受地位向诗人的主动创造地位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7.
艾米莉·狄金森论诗强调自觉,强调具象和表现方式的迂回性,这使他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征.形式上的新颖性主要表现在她大量使用意象,提前感受到了20世纪初意象派提出的诗歌创作原则;内容的现代性主要是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而其诗歌的隐晦也正是现代主义作品的一大特征.  相似文献   
998.
钱钟书和张爱玲以天才作家的敏感创作了《围城》与《传奇》,突破了“五四”以来描写两性关系的范式;作品中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特点,是作家对人的整个生命状态的深刻审视和内心情感体验的传达;两位作家驱遣手中那杆或轻重或凝重的笔,给外在景物以一个动的生命或启示的精魂,这创造性的、成功的、丰富的意象,使读者领悟到一份挡不住的艺术感觉。文章从以上三个方面来探究钱钟书的《围城》与张爱玲的《传奇》的文学价值,寻找其文学表现手法的异同。  相似文献   
999.
本文期图从叙事学,尤其是中国叙事学理论的宏观角度来阐述鲁迅《呐喊》、《彷徨》文本,在中国本土化的诗学领域里论述这两部小说中的意象问题。通过鲁迅这两个文本的阐释,笔者也发现东方复调文本先声.  相似文献   
1000.
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拉康镜像论的主要出发点,是改造过的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它的核心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欺关系;其另一个重要的内里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座的小他者伪先行性论。拉康的先行性,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不是我的他物事先强占了我的位置,使我无意识地认同于他,并将这个他物作为自己的真在加以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