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10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70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194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21.
陈开华 《兰州学刊》2006,1(5):194-197
文章从色诺芬其人及其思想入手,以他的《回忆苏格拉底》为文本,文章主要分析了书中第1卷论述教育的精神———而实质上是色诺芬笔下苏格拉底如何谈论教育的基本精神。作者以施特劳斯的注疏以及施特劳斯门徒的疏解为参照,疏理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卷1笔下对古典教育的基本理解,并以此对照现代大学教育及其精神取向,探讨现代大学教育的精神归宿。  相似文献   
22.
苏格拉底是轴心时代的人物之一。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 ,他第一个从外在“命运”的束缚下挣脱出来,体认到人生当有境界这一终极眷注。他对“美本身”的追问标志着审美的自觉和美学得以可能 ,对后世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海德格尔对其思想作了别有意味的回味  相似文献   
23.
以媒介为视角,审视孔子和苏格拉底的口传智慧,有助于探讨网络媒介环境中教育的“失语”问题。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凭口传媒介而成就古典教育巅峰的伟大学者。孔子和苏格拉底对于口传媒介的执着都关涉其社会使命,其完成社会使命的教育机制都体现为通过言说实现人对人的影响。虽然孔子的口传是“吾语汝”式而苏格拉底的口传是辩证法式,但两种口传都包含着智慧生成和教学相长。孔子和苏格拉底都以真实身体出场赋予其口传以涉身性,虽各具特点,但都彰显了口传的道德意蕴。历经数轮媒介变革冲击,孔子和苏格拉底所奠定的教育的口传气质仍然得以存续。今天,传承教育的口传气质是网络媒介时代教育变革所面临的挑战性难题。  相似文献   
24.
本文是对林桂榛先生发表在本刊第四期的商榷文章《苏格拉底对"予告父"表示赞赏吗?》一文的回应.笔者指出.将儒家的"互隐"解释为"沉默不言"是说不通的,而亲亲相隐"作为经典叙述"、"作为制度叙述"和"作为人性叙述"也决没有林先生所说的那种"区隔";苏格拉底赞成"子告父"是因为它本身的"公正",而不是因为游叙弗伦为它提供的虚假的"虔诚"这一根据.林先生对我的指责要么没有击中目标,要么击中了他自己.  相似文献   
25.
《新学术》2007,(3)
正值我国的春秋战国时代,和我国的诸子百家一样,古希腊学者在哲学和科学方面的贡献,为西方世界带来了灿烂夺目的文化前景。苏格拉底有点像孔子,虽无著述流传,但其学说被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人发扬光大,声名四播。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伟大代表。他对事物的看法是从人类的需要和意向中去完成推导。亚里士多德是一位集古希腊知识大成的伟大学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总之包罗万象的古希腊文化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充分和必要的条件。与上述三位学人同一时期,还有一位著名的学者-希布克拉底,他在古希腊大地上为医学树起了丰碑。  相似文献   
26.
处世 《社区》2011,(35):1-1
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生活了两年多,他用亲身经历告诉世人:一个人凭着自己的双手就能满足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完全可以简单地活着。苏格拉底说:“我们需要越少,就越近似神。”  相似文献   
27.
演讲的力量     
咱们中国,古往今来从不乏能言善辩之士,为何真正的“演讲家”寥寥无几?从苏格拉底到罗伯斯庇尔,从马丁·路德·金到今天的奥巴马,那些能够左右万千人情绪的演讲台,怎么都让老外出尽了风头呢?  相似文献   
28.
幽默保健     
西方有句格言:"幽默者常健康"。中国谚语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可见幽默风趣与笑口常开对人身体健康是多么重要。美国作家彼德在《幽默定律》一书中,单单辟出"幽默处方"、"幽默药方"、"幽默技巧"等几节,专门阐述了幽默对人身的保健和调理作用。在此,幽默当起了医生的助手。笑是一种内在的慢跑,是人紧张生活的缓冲剂,是人体康健  相似文献   
29.
1939年,施特劳斯结束在英伦的访学研究后去了美国.那时,他已经没有可能返回德国.不过,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这次离别竟然就是永别.二战后,不少流亡美国的德裔学者回国任教,施特劳斯也曾得到来自德国名牌大学的邀请,但他决定留在美国,直到去世,仅短暂回国一次.  相似文献   
30.
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要求自己和学生培养理性思维,经常剖析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这些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的择业观中存在的择业偏见、目标不明确、期望值偏差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有很好的启示。面对择业,一是要有一定的自制力与理性,减少偏见和过度需要;二是要有明确目标和合理定位,避免狂妄自大,或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