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16篇
管理学   36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59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934年,声震西北的尕司令马仲英离开所部三十六师,前往苏联,从此再未能返回,其下落有种种说法。本文依据有关资料和调查所得,对马仲英赴苏后的活动及其与三十六师的联系、马仲英的下落等问题作了考察,认为马仲英赴苏后走上了正确的道路,但由于极其复杂的原因,大约在1937年底被斯大林以勾结土耳其反苏势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罪名处死。马仲英之死,是时代的悲剧。  相似文献   
22.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课面临困境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立统一是该理论的灵魂;探索以讲授法为主,辅以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技术等灵活多样的方法,增强该课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23.
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潜到神秘海底,一探究竟。2008年,“蛟龙”号研制成功后。叶聪作为主创设计人员和试航员,于2009年10月3日,在南海成功试潜1000米;2010年7月13日,成功试潜3757米;2011年7月26日,成功试潜5057米。2012年6月,“蛟龙”号在当日进行的7000米级海试第5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  相似文献   
24.
试策是宋代科场上的重要文体,宋代试策承以唐制,应用广泛。宋代策问中涉及科举的部分,一般会提问历史上与本朝的科举学制、士风与人才、科场弊端、科目兴废等问题。北宋的科举之问一般篇幅较短,南宋则篇幅加长,内容更为丰富,在传统的发问之余,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命题,如王十朋将前朝取士与政局翻覆结合起来的质疑,陈傅良关于恢复唐制的想法,周必大、朱熹、许应龙等在策问中对于词科的不同态度,以及程珌对书院的提问等新内容。浙东学者对科场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而浙东地区在科举中取得的成功,对相关科场文章的撰写指导也形成了正面并且循环的刺激。浙东学者在科举之问上也投以一贯的关注,而在策问的制度沿革方面尤能体现其所擅长。  相似文献   
25.
"以四声为韵"是唐代试赋用韵中的一类.作者可以自主选择四声中的任何一个韵部押用,在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押韵次序为顺次.其中"周而复始"和"终而复始"与"两遍用四声"不同,只是在一遍用四声的基础上从平声始顺次加用一两个韵而已.与其他限韵类试赋相比,"以四声为韵"至少押四韵,而且各韵分属于四声中的相关韵部,但其他限韵类试赋会出现某一声的任何一个韵部都不被作为韵脚的情况.与"任用韵"一样,"以四声为韵"不具有"注题目之解"的功能.  相似文献   
26.
苏、李诗为伪作今已成定论,但《文选》在收录"苏、李诗"时并没有将之看成是伪诗,苏、李诗非伪作并不是萧统一个人的认识,而是汉魏六朝主流文人的共识。主要表现在:一、他们对苏、李诗拟作时没有将之看作是伪诗;二、在"以体论文"为特征的汉魏文论中,李陵诗被认为是从四言诗到五言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是五言诗的滥觞。因此,被考证认为是伪作的苏、李诗,在汉魏六朝文学发展中却是以真实的苏、李诗的身份对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的。《文选》收录苏、李诗的意义在于从文章选本的角度肯定了苏、李诗对汉魏诗歌发展的诗史意义。  相似文献   
27.
主持语:"医药"与"艺术"两个学科领域在社会发展演变中反复遭遇交集,二者多层面嫁接所催生出的"结晶"投射在了历史、科学、艺术等诸多方面等待我们去拷问。本期对话嘉宾文航、杨晓东在有限的篇幅呈现出彼此观点与共鸣,他们的对话势必会为脉络的澄清提供佐证,进而拓宽读者的视野,更新领域中的观念,触发各自学科的思考……  相似文献   
28.
清代诗论家、诗人翁方纲所经历的乾隆、嘉庆两代皇帝都重视学问、褒奖学术,而官方所谓学问主要指知识积累的广泛性。“学人之诗”的提倡以对“盛世”的认同为前提,又与科举考试中恢复试帖诗相关。同时,既为作诗者提供了大兴文字狱时世之下的避祸之道,也不失为作诗的避俗避熟之道,更顺应了最高统治者对“学问”和“诗教”的重视。  相似文献   
29.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文评点这种文学现象,由于社会的诸多原因,曾几起几落,评点家们的评点对象(文体)也因之更迭,从古文、程墨,到诗歌、小说、戏曲,以至经典著作,各领风骚一阶段。本文就这些文体的评点兴起、辉煌与衰落原因作了浅探。对热心于中国诗文评点形式研究者,不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0.
从考试内容和文体来看,科举具有文学考试性质。科场试文与当时的文学密切相关,各种文学流派的升沉消长及文风变易皆与科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科举学”的视角研究文学,可以大大拓宽古代文学研究的深度与厚度,而科举文学研究成果日益丰富,又从另一个方面推动“科举学”走向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