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5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323篇
理论方法论   53篇
综合类   825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苏轼在杭州为政期间,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以其智慧和休闲行为的实践,规划设计了西湖的景观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活跃了杭州休闲文化的内容,引领着杭州休闲的范式,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2.
位于蓬安与广安交界地带的来苏寨,流传着得名于苏轼之来居的说法。事实证明,这个说法是望文生义。来苏寨之名源于《尚书》,"来苏"意为盼望明君来拯救苦难,以获得苏息。如此解读"来苏",并未贬低来苏寨的文化内涵,反而提升了文化底蕴,何况这座山寨在明清之际还承载着区域治乱的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183.
雾因其变化万千的姿态呈现和朦胧迷离的意境营造,成为古往今来众多文学作品着力表现的特殊意象,而苏轼诗词中的雾意象尤其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文化意涵。以雾绘景、以雾摹物、以雾衬人、以雾抒情,苏轼的咏雾之作多面向拓展了雾作为意象符号的表意功能,使雾意象的含义更具有多义性。  相似文献   
184.
苏武和金时习的和陶诗《和饮酒二十首》在同题、同形式的和作中所写的内容大部分是不同的。苏武的和陶诸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和自己丰富的情感,社会化的印记较浓,体现了借和渊明《饮酒》诗之形式,烧自我块垒的特色;而金时司因为是一个隐返多年的迫民.故在他的《和陶诗饮酒二十首》中,体现了他隐退山林的生活内容以及坚定的归隐决心,因此个人化的特色较鲜。从艺术上来说,两人的和饮酒诗也各呈自己的特点,苏武的和陶诗在质朴平淡的形式之下,蕴含着无比丰富和意味深长的情意;而金时习则以古朴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隐迪生活,努力使诗表现出一种闲静清淡的风格  相似文献   
185.
令狐楚是唐代宰相之一,曾数领诸镇节度,颇有政绩。他又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和骈文作家,白居易一再呼为“诗敌”,刘禹锡称之为“今日文章主”,史官则谓:“宰相令狐楚,一代文宗。”(《旧唐书·元稹传》)他曾有《漆奁集》130卷,《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60首,《全唐文》辑存其文5卷约140篇。他不仅“夜半授衣”培育了李商隐,而且与当时诗人张籍、王建、刘禹锡、李逢吉、白居易、贾岛等广为酬唱,更以奉诏纂进《元和御览》导引一代诗风。令狐楚的文学史地位是特别的,但又是为学术界所忽略的。本《年谱》侧重于令狐楚之仕历浮沉、文学交游、作品系年诸项,受篇幅限制,且为《简编》,意在对展开令狐楚之研究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86.
苏词的超逸风格是一种独具风采的创造。它以超凡的艺术境界、超脱的情调以及自然的化境为突出的艺术表现,以审美的人生境界为特定的思想内涵。这在先宋诗史上颇为罕见,在词史上更是大音希声。其所以由苏轼来开创,一是儒、释、道三教的综合影响,形成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态度———入世而超世,二是对审美的人生境界的自觉追求,三是与创作主体极强的创造精神和极高的悟性密切相关。其不容低估的文化意义,在于循着庄子,陶渊明等前贤的思想轨迹,继续探求实现人的本质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7.
田金霞 《殷都学刊》2011,32(2):60-65
毛滂和苏轼交情颇深。关于二人交往的一些重要问题,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尚待进一步加以讨论辨析。在梳理二人交游脉络的基础上,对其交游情况再作详细考辨,以还原毛、苏交游的真实情境,不仅有助于推进毛滂研究与苏轼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于北宋中后期文坛的研究也将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8.
李白与苏轼的创作个性具有“旷放”与“旷达”的差异,前者倾向于外放热烈,后者倾向于内敛冷静。其原因在于李白是把自己摆放在繁华鼎盛的大唐帝国的横向历史背景之上来建构个人的理想,其豪侠的性格使建功立业的思想强烈伸张。苏轼更善于将自己摆放在宇宙人生的纵向历史中,着眼于调整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求取内心的“和”与“安”的境界。  相似文献   
189.
190.
作为世界文坛的巨擘,罗伯特.弗罗斯特和苏轼各以其鲜明的风格,为世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未选择的路》和《和子由渑池怀旧》虽创作于不同的时空,却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之路和人生意义的探索和叩问。拟用辜正坤先生从美学角度提出的“五象美”理论,对两首诗进行比较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