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9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360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远古时期,世居亚洲的蒙古人种越海迁徙至北美洲。东晋时期高僧法显东渡大洋彼岸"扶桑国"的传闻,以及美洲玛雅地区汉文字出土、萨满教艺术流行等文化现象,均在证实华夏民族与印第安人神秘交流的历史;彰显日趋形成的太平洋汉文化圈在亚洲与美洲传统文学艺术融通过程中所显示的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2.
153.
风俗画忠实地反映日常生活,其载体多样,如岩壁、纸、帛等。然而随着制瓷技术的进步,瓷器逐渐成为风俗画新的载体。风俗画嵌入瓷器后产生的瓷绘风俗画,也继承了风俗画的图式和功能。文章在厘清瓷绘风俗画概念的基础上考辨了瓷绘风俗画形成的原因,认为瓷绘风俗画是"记录"意识转移的产物,借"记录"意识的演变路径梳理了瓷绘风俗画的发展过程,并分析了瓷绘风俗画在发挥记录功能时的独特性,认为风俗画嵌入瓷器后对瓷器流通与风俗传播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4.
“角抵”辨     
角抵内涵历代变迁,其本义为徒手肉搏,前身是角力。角抵具有竞技性和观赏性双重特点。其竞技性一面历代沿传,唐中叶以后专指摔跤。观赏性一面在两汉、隋至唐前期突然爆发,杂技、歌舞、魔术幻术、舞台剧表演等多项内容都被视为角抵组成部分。伴随角抵内涵起伏变化,又有角抵戏、百戏诸词涌现。学界一般认为角抵、角抵戏、百戏是三个既相关联,又彼此独立的概念。其实,汉唐之间,三者时常混淆,区分因时而异。  相似文献   
155.
朱仰东 《船山学刊》2011,(2):177-180
相对于大家热衷于对《水浒传》研究的梳理,元代水浒戏则显得有些落寞。实际上.元代水浒戏研究自上世纪初至今,其进展也是很大的,成果也很丰富。对水浒戏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对研究特点有清晰的了解,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益于改进。文章从三个阶段对水浒戏研究做了划分。明晰了研究中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通过梳理,也对其中所存在的问题给予了指正。  相似文献   
156.
形成于农耕文明时代的民间戏曲在当下要实现艺术传承和繁荣发展,就必须重视如何提升其社会认同度的问题。因为,社会认同度越高,其审美接受程度也就越高。当前社会风尚、文化潮流和社会心理向度与大众的艺术认同度及审美接受存在密切关系,地方戏曲的传承者应重视这种关系,并去应对大众艺术认同度与审美价值取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7.
孟姜女故事以传说、戏曲、歌谣、诗文等多种形式在我国广为流传,而其流传形式也因地而异、因时而变。江西省广昌县甘竹镇一带即流传着以孟姜女哭长城为题材的民间戏曲,俗称广昌孟戏。这一民间戏曲与当地宗族的祭祀活动及传统仪式习俗融为一体,相互渗透、相互黏合,体现了诞生于北方的孟姜女故事以民间戏曲的形式在这一特定区域内流传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过传说的灵验故事,透过真实的场景和人物,外来的孟戏成为本族正统的族戏,这便是这一文化文本流传至今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8.
以水墨传达情韵、以线条展现骨气的文人"墨戏",明确了中国画以诗为魂、以书立骨的发展方向.宋代文人在翰墨游戏中以诗意入画,以书法的笔墨作画,其书法又与诗法相通,从而使书画艺术与诗歌创作相互渗透,形成双向互动的局面.这不仅导致士人画的兴盛,对宋诗的发展也有深刻影响.以画境和书法入诗,丰富了"以才学为诗"和"以文字为诗"的宋诗意韵,便于出新意而自成一家.就文艺思想而言,主张用自然的"天眼"观物,解脱束缚而得"游戏三昧","天机"骏利与"胸次"清旷彼此关联,意境的创造与人格的涵养互为表里,以贯通诗书画的情韵和书卷气,表现超凡脱俗的心灵和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59.
李佩甫的长篇小说《申凤梅》是小说与传记的结合,艺术与纪实的统一。就形式而言,它引入了戏曲舞台上"场"的概念,以"场"的组合结构情节。就内容而言,它以"戏"为魂,统领全书。"戏"在全书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娱乐形式,而是一个生存密码,它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以"戏"谈人,以人演"戏",作家在史的叙述中彰显了人的品格,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160.
自金元以至今天,有许多剧作家以柳永入戏。柳永之词与其风流人生引发了剧作家的浓厚兴趣。相关的古代剧作表达着文人作家艳羡风流且张扬放荡的个性心理,也有对社会压抑、人生坎坷不满情绪的发泄,当然也满足着民间观众艳羡风流的欣赏期待。降及当代,以柳永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却几乎立场一致地对柳永的人生表示理解,对柳永的道德为人进行辩护,甚至把浪子词人的柳永塑造为既忠实于爱情又居官清明的文人形象。这显然是从某种狭隘的地域文化价值的角度出发,或者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借历史人物代言的时候,肆意涂饰以政治的色彩或装扮以虚假的道德外衣,既违背历史存在给予人物的性格逻辑,也违背戏曲创作的艺术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