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66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51.
莫言的小说离不开对农村与历史的聚焦省视,但素来勇于超越现实乡土的书写传统,纵横想象高密东北乡,敷演营造欲望横流、暴力密集的嘉年华世界。其长篇《生死疲劳》再涉此境,却有另一番天马行空的发挥,一方面以佛家的六道轮回来建构农村传奇,强调不容违拗的命定发展;另一方面反复渲染暴力受难,处处赋予深度反讽,表现难以揣测的逆转趋势。由此诠释历史荒诞暴戾的本质,使中国现代小说更富于解构现实的力度。  相似文献   
352.
荒诞剧并非西方的产物 ,中国荒诞戏剧源远流长。本文通过对明代荒诞戏剧形成的社会风俗背景、作品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结构类型的探讨 ,勾勒了明代荒诞戏剧的盛况  相似文献   
353.
现代哲学对人的荒诞性地揭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主体的异化与失落。其中荒诞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也在中国文革后被引入文学艺术之中,第五类人正是该文化哲学背景下的产物。一是“第五类人”实则不仅是指政治文化的边缘地带,也只称那些在两边都不属于的民族文化边缘地带,做貌似轻松流浪的人群,尤其是指从“文革”中走出来的城市背景中的草原民族后裔。二是作家庆胜尾随王朔共同完成了当代中国文学中痞子形象的塑造。第五类人的言行洋溢着戏虐、反叛、自我作践又作践他者的残忍之光。所谓“黑色修辞风暴”可概括为酷语、色语、秽语,代表着痞子文化内在的美学欲望。三是第五类人总“在路上”,不仅出于游牧血统的基因传承。也出于现代人欲冲出平庸恶俗环境,寻找精神家园的渴望。  相似文献   
354.
悲剧是文学永恒的主题,生存的悲剧意识则是贯穿文学的一个经典主题.余华是一位充满悲剧精神的作家,而对作品的荒诞和非理性化处理是他表现生存悲剧意识的有力手法.余华的代表作《活着》,传达出强烈的人类生存悲剧意识与荒诞境遇,并且试图以道家式的"忘"来消解人类的生存悲剧.  相似文献   
355.
与荒唐、荒谬不同,荒诞不仅是一种叙事、虚构方式,还是一个审美范畴。正是这一根本属性使荒诞在古往今来的文艺创作中成为与写实、浪漫、象征等齐头并进、互渗互补的基本创作美学类型之一。荒诞的主要艺术形态一为于写实性的荒唐里有所隐含,二为在极致化的浪漫中生成意蕴,三为与象征主义结缘而使书写更趋向哲理化;1990年代后在中国,又出现了以文学经典的重构来承载题旨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356.
关于《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与创作方法的性质问题,历来聚讼纷纭.本文在充分吸收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鲁迅现代意识的发展,从自由意识与“恶”的文学观着眼,以《故事新编·自序》为切入点,论析了这部小说集的艺术特征主要在于否定性和荒诞性,从而肯定它是一部现代主义作品.  相似文献   
357.
《镜花缘》是就《山海经》所记海外人光怪陆离的形体特征 ,进行荒诞文学性的演绎。写作方式有解说式、映照式两类。旨意都是嘲谑现实社会中的丑陋习俗 ,但艺术性却有高低差异。博学家作小说 ,赖博学以成 ,又受博学之害。  相似文献   
358.
新时期的“荒诞派小说”是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 ,前期的作家主要是在借鉴西方文学的一种形式 ,而后期的作者则开始探讨“荒诞”这一主题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发展有不可低估的贡献 ,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对此进行总结与回顾  相似文献   
359.
《现代妇女》2006,(9):46-47
如果我的故事也算爱情故事的话,那它给我的除了恐惧,只有被戏弄的耻辱,我不想恨也无法恨,因为上天已给出了最合理的结局。  相似文献   
360.
论述了老舍与表现主义具有相通性的原因所在 ,对二者如何运用艺术变形表现人的异化、揭示社会的荒诞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反映异化与荒诞时 ,表现主义比较悲观 ,视之为人类及其社会的必然而且永恒的厄运 ,老舍则比较乐观 ,他认为异化和荒诞只是暂时现象 ,国民性可以改善 ,社会也必然进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