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0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66篇
社会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文章从戏剧的视角对加缪和萨特文学创作进行比较研究,阐述了萨特的“处境剧”及加缪的“现代悲剧”相互兼容性与同一性。加缪和萨特的内在联系与强烈分野在于同样处于对戏剧的喜好,同样推崇以古希腊悲剧的戏剧传统以及同样地面对虚无以及生存之偶然性的境况;萨特选取正面为生存赋予意义的自由,而加缪以荒诞的灰色调从负面肯定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82.
刘爽 《理论界》2005,(4):222-222
本文从卡夫卡的<变形记>着手,细致深入地揭示了荒诞世界中无情的社会现实和现代人的悲哀境遇.  相似文献   
383.
穆时英是20世纪30年代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其都市小说通过对都市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大都市的喧嚣、繁华与奢靡,揭示出都市人存在的荒诞与孤独虚无、情绪的悲观失落与茫然无措。同时,他的作品也反映了繁华都市中人们价值尽失的堕落,以及情与欲分离的哀婉。这无不体现出穆时英颓废的美学现代性。  相似文献   
384.
李鲁祥 《齐鲁学刊》2004,3(5):133-135
荒诞概念盛行于20世纪的哲学、艺术领域。荒诞作为美学范畴与悲剧、崇高有着相同的前提:人与世界的对立和冲突。荒诞的美学特征是"空"。荒诞可以与悲剧、崇高共存而与喜剧(滑稽)不相容。荒诞属于现代主义而不属于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已经从根本上消解了荒诞。  相似文献   
385.
李辉的小说,执著于书写人的欲望。通过非常情境的制造,他有意要把世道人心放在种种欲望之中进行考验审查,钱财欲、色情欲、权力欲,在他那里都有典范的文本。李辉的深刻之处在于,他用文字把欲望推向"荒诞"。他善于小题大做、尺水兴波,从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中挖掘深意,用写实的笔法入乎其内,最终展示欲望的荒诞。对这个充满欲望的荒诞世界,李辉表现出无奈,但又塑造了一系列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一根筋"形象,用自己充满理想主义的方式举起了批判欲望的大纛。努力破除欲望的李辉,同时又陷入破除欲望的"执著"之中,有时峻急迫切,影响了其作品的浑厚。  相似文献   
386.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俄亥俄州温士堡镇上各色畸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描写,揭示人们不满现实,向往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萨特的"世界是荒诞的""存在与虚无""自由选择和责任""他人即地狱"等论点,分析了存在主义在该小说中的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387.
对法国作家让·热内的荒诞派代表作《阳台》进行文本分析,指出作者通过奇幻的构思、独特的艺术手法,尽显人类最真实的生存处境,蕴含着独到的荒诞诱惑,仿佛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反复旋转,透射出人生的无力与孤独。  相似文献   
388.
对于中国荒诞文学的发生,目前学界在认识上存在分歧。中国荒诞文学的出现,一方面得益于西方荒诞理论提供的思想资源,但更是中国文学发展到当代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389.
鲁迅运用荒诞性的手法进行创作,可以说是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早期的萌芽。首先提出 了“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手法,通过对鲁迅的 “荒诞”手法特点的分析,得 出其与魔幻现实主义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这种联系,进而总结了“荒诞”手法的意义。在 探究了“荒诞”渗透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之后,更意在揭示鲁迅创作中的荒诞感及荒 诞手法与魔幻现实主义的联系,以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鲁迅的创作手法、文学观念,更深地 解读其作品。  相似文献   
390.
《局外人》是加缪的经典之作,它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诞的概念.主人公默尔索自私、孤独、冷漠,面对荒诞的世界显得麻木不仁,在荒诞的世界里流露出荒诞的情绪体验: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人感到与世隔绝,无依无靠,人面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而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其荒诞的哲学意义在于唤起人们从中听到并发现行动的意义--与其与荒诞的世界共舞,最后丧失了存在的意义,不如摧毁荒诞,重构新的人类世界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